一龄父见背,无知人所怜。
如何白头子,有母抱终天。
六旬顾复恩,尽付东流川。
堂虚不敢登,衣敝不敢牵。
苟知母已死,思归亦徒然。
哀哉欲重见,非梦即黄泉。
养儿空令老,何如早弃捐。
栋也代父行,匹马走燕然。
忘躯冒矢石,一往更无前。
惭愧我为子,反不如汝贤。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李益(746年-829年),字君虞,赵郡(今河北赵县)人,唐朝中期官员、诗人。他曾任监察御史、中书舍人等职,与王建、元稹并称“三俊”。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对后世影响很大。

次儿栋代运北征

  • “次儿”指作者的次子,即李益的儿子。
  • “栋”指李益的弟弟李益。
  • “代运北征”表示代替父亲去北方征战。

一龄父见背,无知人所怜。

  • “一龄父”指的是作者的父亲。
  • “见背”指去世。
  • “无知”表示无知,不懂得珍惜。
  • “人所怜”表示有人感到可怜、遗憾。

如何白头子,有母抱终天。

  • “白头子”指的是自己。
  • “有母”表示还有母亲在世。
  • “抱终天”表示抱着母亲直到生命的尽头。

六旬顾复恩,尽付东流川。

  • “六旬”指的是六十岁。
  • “顾复恩”表示照顾父母的恩情。
  • “东流川”指的是向东流淌的河流。

堂虚不敢登,衣敝不敢牵。

  • “堂虚”表示家门空置。
  • “衣敝”表示衣服破旧。
  • “不敢”表示不敢。

苟知母已死,思归亦徒然。

  • “苟知”表示如果知道。
  • “母已死”表示母亲已经去世。
  • “思归”表示想要回家。

哀哉欲重见,非梦即黄泉。

  • “哀哉”表示悲痛。
  • “欲重见”表示想要再次看到。
  • “非梦即黄泉”表示不是做梦就是死亡。

养儿空令老,何如早弃捐。

  • “养儿”表示养育儿子。
  • “令老”表示使得儿子变得年老。
  • “早弃捐”表示早点丢掉、放弃。

栋也代父行,匹马走燕然。

  • “栋也”指的是李益的弟弟李益。
  • “代父行”表示代替父亲去执行任务。
  • “匹马走燕然”表示骑着马出发前往燕然山。

忘躯冒矢石,一往更无前。

  • “忘躯”表示忘记了自己的性命。
  • “冒矢石”表示冒着箭和石头的危险。
  • “一往”表示一直向前。

惭愧我为子,反不如汝贤。

  • “惭愧”表示感到惭愧、内疚。
  • “为子”表示作为儿子。
  • “反不如汝贤”表示反而不如你贤良、孝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