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居辽东西,三月冰尚涸。
况涉漠北庭,草木萌未吐。
千里拥流沙,马嘶不敢渡。
朔风昼悲号,黄尘蔽欲暮。
所仗童仆亲,苦与乐相顾。
小心事长官,莫更逢其怒。
汝当少壮年,风霜非所虑。
所虑情性疏,未必谙世故。
出门尽荆榛,有罪孰肯恕。
岂乏老成人,药石语无误。
志不图封侯,图此骨肉聚。
安得柴桑翁,归来及早赋。

这首诗的原文是:

次儿栋代运北征,    
我居辽东西,三月冰尚涸。    
况涉漠北庭,草木萌未吐。    
千里拥流沙,马嘶不敢渡。    
朔风昼悲号,黄尘蔽欲暮。    
所仗童仆亲,苦与乐相顾。    
小心事长官,莫更逢其怒。    
汝当少壮年,风霜非所虑。    
所虑情性疏,未必谙世故。    
出门尽荆榛,有罪孰肯恕。    
岂乏老成人,药石语无误。    
志不图封侯,图此骨肉聚。    
安得柴桑翁,归来及早赋。    

译文:
次儿栋代替我去北方运送物资,
我住在辽东和河北一带,三月份冰还没融化。
何况要穿过沙漠,草木还没有长出叶子。
千里之外都是沙漠,马儿都不敢过河。
朔风在白天里哭泣,黄沙遮蔽了夕阳。
我依靠的就是我的仆人,他们辛苦快乐相互照应。
小心谨慎地对待长官,不要再次遇到他的愤怒。
你正当年轻强壮的时候,风霜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只是担心性情过于疏离世俗,未必能够熟悉人情世故。
一旦出门就是一片荆棘丛生之地,犯了罪谁肯宽恕?
难道没有老成的人吗,他们的建议和教诲都没有错。
他志不在功名显赫,只想着和家人团聚。
怎样才能得到像陶渊明那样的隐居者呢,早早回来写篇诗赋。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次儿栋代运北征的依依不舍之情。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北征路上的景象,以及自己内心的感受。同时,也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首两句“次儿栋代运北征,我居辽东西,三月冰尚涸。”交代了送别的情景和地点。诗人以辽东西为背景,描绘了三月冰尚未融化的景象,暗示了北征的艰难。

接下来四句“况涉漠北庭,草木萌未吐。千里拥流沙,马嘶不敢渡。朔风昼悲号,黄尘蔽欲暮。”详细描述了北征途中的艰辛。诗人通过描绘漠北的荒凉景象,表达了对家人的牵挂之情。

中间四句“所仗童仆亲,苦与乐相顾。小心事长官,莫更逢其怒。”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部下相处的情景。诗人提醒部下要小心对待长官,不要再次遭遇他的愤怒。

结尾四句“汝当少壮年,风霜非所虑。所虑情性疏,未必谙世故。出门尽荆榛,有罪孰肯恕。”则是对儿子的劝勉之词。诗人希望儿子不要过于忧虑风霜,但也不要过于疏离世间的道理。同时,他也提醒儿子出门在外要注意安全,不要触犯法律。

最后四句“岂乏老成人,药石语无误。志不图封侯,图此骨肉聚。安得柴桑翁,归来及早赋。”则是诗人对朋友的期望之词。诗人认为朋友并不缺乏智慧和经验,但他的目标却不是功名利禄。他希望朋友能够早日回家,与家人团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