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哉昔几败,万仞堕无垠。
不知有忧患,文字樊其身。
岂但恋文字,嗜好维甘辛。
出入仙侠间,奇悍无等伦。
渐渐疑百家,中无要道津。
纵使精气留,碌碌为星辰。
闻道幸不迟,多难乃维因。
空王开觉路,网尽伤心民。
【注释】
自春徂秋:从春天到秋天。徂,通“促”,迫近。
危哉昔几败:从前几次失败是多么危险啊!
万仞堕无垠:万仞高的悬崖坠落在无边的深渊里。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约八尺。
不知有忧患:却不知道有忧患。
文字樊其身:文字成了束缚自己的桎梏。樊,同“缚”。
岂但恋文字:不仅留恋文字本身,更依恋于文字所蕴含的内容。
嗜好维甘辛:嗜好就像甜美和辛辣。
出入仙侠间,奇悍无等伦:出入在仙与神之间,奇异而强悍得没有同类可比。
渐渐疑百家,中无要道津:渐渐地怀疑了百家之说,中间没有一条是重要的道理。
纵使精气留,碌碌为星辰:即使精华和精神得以留存,也不过是碌碌如星辰般地浮荡不定。
闻道幸不迟,多难乃维因:幸好知道这个道理还不为晚,因为困难正是造就伟大事业的原因。
空王开觉路,网尽伤心民:空王(指佛教中的佛或菩萨)开辟了觉悟的道路,但却使得无数人民陷入悲痛之中。
【赏析】
《自春徂秋偶有所触拉杂书之漫不诠次得十五首》是明代诗人高启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通过写自己对人生哲理的认识过程,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追求真理、不畏艰险、勇于进取的人生态度。
开头两句点明了题旨。诗人认为,人世间的许多不幸都是因为人们沉溺于字句、文辞的束缚所致。这两句用反问的语气表达了一种强烈的感慨——人们应该挣脱文字的束缚,去追寻真理,去创造美好的人生。
接下来的四句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诗人认为,人们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不仅要有坚定的信念,还要具备超凡的智慧。只有这样才能在面对各种诱惑时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迷惑。
五至八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看法。他认为文学创作不应仅仅是为了个人的享乐,而应承担起反映社会现实、启迪人们心灵的作用。因此,他提倡作家应该深入生活,观察社会,用心感受人民的痛苦和欢乐,从而创作出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作品。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认识。诗人认为,人生的道路虽然艰难曲折,但只要我们坚持信念、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同时,我们还应该珍惜每一个机会,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以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