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枕心气清,奇泪忽盈把。
少年爱恻悱,芳意嫭幽雅。
黄尘澒洞中,古袌不可写。
万言摧烧之,奇气又喑哑。
心死竟何云,结习幸渐寡。
忧患稍稍平,此心即佛者。
独有爱根在,拔之■难下。
梦中慈母来,絮絮如何舍。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诗共几首,每首都写了什么,然后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其表达的情感和作用。
“晓枕心气清,奇泪忽盈把。”清晨醒来,心境清净,泪水忽然盈把,这是全诗的第一句。这句写诗人在黎明时分起床之后,感到心情清爽,泪水不禁盈满了双手。这一句是开门见山的直陈,没有过多的修饰,却能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情感的真挚和强烈。“晓枕”,早晨枕着枕头;“心气清”指心情宁静,没有杂念;“奇泪”,不寻常的泪水。这里用“清”、“盈”来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
“少年爱恻悱,芳意嫭幽雅。”少年时对爱情充满美好的向往,这种感情美好而含蓄,像幽雅的花一样芬芳。这里的“恻悱”“芳意”“幽雅”都是形容人的内心情感的。“嫭”,同“兮”,语气词,这里表示反问的语气,意思是说:为什么总是如此呢?“嫭幽”,即幽雅,这里是形容人的内心情感的。“嫭”,同“兮”,语气词,这里表示反问的语气,意思是说:为什么总是如此呢?“幽”,指深藏不露的意思。“嫭”同“兮”,语气词,这里表示反问的语气,意思是说:为什么总是如此呢?“幽”同上,“嫭”同上,“幽”同上。
“黄尘澒洞中,古袌不可写。”“黄尘”指的是战争,“澒洞”是指混沌一片。这里指战火纷飞的混乱场景。“古袌”,即古画,这里指古代的作品。“古袌”指古代的画作,这里指古代作品。“不可写”指不能书写。“写”同“绘”。这句话是说,在这黄烟滚滚、战火纷飞的混乱局面中,那些古人创作的画作已经无法再被书写了。“万言摧烧之,奇气又喑哑。”万言书(奏章)都被烧掉了,那一股奇异的气息也变得无声无息。“摧烧”指烧毁万言书。“万言”指长篇大论的文章。“奇气”指奇特的气质或者才华。“喑哑”指无声无韵。这句话是说,那些长篇大论的文章已经被烧毁了,那种奇特的气质或才华也变得无声无韵。
“心死竟何云,结习幸渐寡。”“心死”指心灵死去,指自己已经看淡生死。“何云”疑问词,相当于“何谓”。这句话是说,究竟什么是死亡?自己已经看淡生死了,那些世俗的名利观念也渐渐减少了许多。“结习”指世俗的名利观念。“幸”,庆幸,这里指希望。“寡”指少。这句话是说,究竟什么是死亡?自己已经看淡生死了,那些世俗的名利观念也渐渐减少了许多。“忧患稍稍平,此心即佛者。”“忧患”指世俗的名利观念。“即”是“就是”的意思。“佛者”,佛教中的觉悟者。这句话是说我渐渐摆脱了世俗的名利观念,我的心灵就达到了佛的境地。“独有爱根在,拔之■难下。”只有爱恋之情还在,一旦把它拔出来就像拉下了一块巨石一样难以下手。“爱根”是说对爱人的爱恋之心。“拔之”,拔出之意。“■”同“拔”,“难下”指难以下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只有爱恋之情还在,一旦把它拔出来就像拉下了一块巨石一样难以下手。
【赏析】
此诗乃宋亡后所作,作者因国破家亡而深感痛心,故作此诗以抒发自己的哀思和感慨。全诗一气呵成,毫无拖沓,感情起伏跌宕有致,语言质朴无华,意境深远。
首联“晓枕心气清,奇泪忽盈把。”两句写诗人清晨醒来,心情清新,泪水盈把。诗人用“晓枕”和“心气清”来形容自己内心的平静与清明,而“奇泪”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激动和感动。
颔联“少年爱恻悱,芳意嫭幽雅。”两句写诗人年轻时对爱情充满了美好的期待和向往,这种感情美好而含蓄,像幽雅的花一样芬芳。这里的“恻悱”和“芳意”“幽雅”都是形容人的内心情感的。
颈联“黄尘澒洞中,古袌不可写。”两句写在黄烟滚滚、战火纷飞的混乱局面中,那些古人创作的画作已经无法再被书写了。这里的“黄尘”和“古袌”都是形容当时的场景和背景。
尾联“心死竟何云,结习幸渐寡。”两句写自己渐渐看淡生死,那些世俗的名利观念也渐渐减少了许多。这里的“心死”和“结习”都是用来表达自己对于世俗的名利观念的看法和态度。
这首诗通过对自身经历的回顾和反思,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深忧虑和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无助。整首诗情感真挚、深沉且富有哲理性,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和启示意义,是一首难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