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短苦心长,心绪每不竟。
岂徒庸庸流,赍志有贤圣。
为鬼那能续,他生渺茫更。
所以难放达,思得贤子孙。
继志与述事,大哉孝之源。
长夜集百端,蚤起无一言。
傥能心亲心,即是续亲寿。
呼儿将告之,衋然先自疚。
【注释】
自春徂秋:从春天到秋天。
触:触动,触发。
拉杂书之:随手记下来。
漫不诠次:随意写。
十五首:五言诗的一首为一韵。
庸庸:平庸无奇。
赍志:抱负未尽。
鬼:死后。
他生渺茫:来生渺茫不定。
所以难放达:因此难以放荡不羁。
得贤子孙:得到贤能的子孙。
继志与述事:继承父志和叙述父业。
大哉孝之源:这是孝顺的源泉。
长夜集百端:漫长的夜晚积累许多问题。
蚤起无一言:早上起来什么话也不说。
傥(tǎo)能心亲心:倘使能够内心亲近。
衋然先自疚(jiù):惭愧惭愧,先已自感不安。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人生无常、感慨时运不济的诗作。诗人感叹自己年寿不长,却心绪纷乱不能自拔,于是想到人死之后,一切就都结束了,因而感到惆怅。诗人又想到自己的儿子,希望他能在有生之年有所作为,以延续自己的事业。这首诗是作者晚年的作品,反映了他的人生体验和对人生的看法。
第一首写自己对人生的感悟。“自春徂秋”,从春天到秋天,时间过得很快,但诗人心中所想的事情很多,却始终不能解决。“触拉杂书之”,随手记录下来,这些记录都是关于自己内心的感受。“漫不诠次”,随意写,没有顺序。“寿短苦心长”,虽然寿命很短,但是心里却有很多想法。“心绪每不竟”,“竟”是完成的意思,这里指心中的思绪不能完成。“岂徒庸庸流”,难道只是平庸的人吗?“赍志有贤圣”,胸怀壮志的人,也有许多圣贤一样的志向。“为鬼那能续”,“鬼”字在这里是指死亡。“他生渺茫更”,即使来生,也是渺茫不定。“所以难放达,思得贤子孙。”因此难以放纵自己,思念得到贤能的子孙,来延续自己的事业。
第二首写诗人对儿子的期望。“继志与述事,大哉孝之源。”“继志”,继承父亲的志向;“述事”,叙述父亲的业绩。“大哉孝之源”,这是孝的源泉。“长夜集百端,蚤起无一言。”漫长的夜晚,有许多事情要思考,早晨起床后,却一句话也不说。“傥能心亲心,即是续亲寿。”如果能够内心亲近父亲,就能延续父亲的寿命。“呼儿将告之,衋然先自疚。”“衋然”是惭愧的意思,诗人担心儿子会因为继承父亲的志向而感到内疚。
这首诗通过写诗人自己的感受,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命运多舛的感慨以及对家庭责任的忧虑,同时也反映出了古代文人对于生死、家庭和社会责任感的认识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