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美一人,乐亦过人,哀亦过人。月生于堂,匪月之精光,睇视之光。
美人沈沈,山川满心。落月逝矣,如之何勿思矣。美人沈沈,山川满心。
吁嗟幽离,无人可思。
【注释】
琴歌:一种弹琴唱曲的乐府诗体。
之美一人:美人是那么美。
乐亦过人:欢乐也是超过一般人的。
哀亦过人:悲哀也是超过一般人的。
睇视之光:指月亮发出的光辉。
美人沈沈:美人沉静。
山川满心:山川都充满了他的心灵。
落月逝矣,如之何勿思矣:月亮落下了,又怎么不思念呢?
吁嗟幽离,无人可思:叹息啊,我与世隔绝,没有人可以思念了。
【赏析】
这是一首写美女相思的诗。全诗以琴声起兴,以歌声结束,结构谨严;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感情缠绵悱恻、真挚动人。
开头两句“琴歌之美一人,乐亦过人,哀亦过人”。诗人以“一人”自比,说自己是一个美得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美女。接着诗人说,自己的欢乐也是超过一般常人的,而忧愁也是超过一般常人的。这两句诗,既写出了美女与众不同的美,也写出了美女的非凡气质。
三、四句“月生于堂,匪月之精光,睇视之光。”诗人把月亮人格化,说它从天而降,不是天上的明月,而是月光的使者。这里,诗人用了一个“生”字,使整个画面生动起来。诗人说,月光照在美丽的人身上,使她更加美丽;月光照在地上,使大地充满光明。这两句诗,既是对美女的赞美,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接下来诗人写到美女的内心世界:“美人沈沈,山川满心”。这里的“沈沈”,是形容美女内心的沉静,仿佛山水都在她心中流淌。这一部分诗,进一步表现了美女的美丽和高洁。
然后诗人写到美丽的美女已经远去:“落月逝矣,如之何勿思矣。”意思是说,美好的时光已经过去,怎能不想呢!这一部分诗,表达了美女离去后诗人心中的思念之情。
最后一句“吁嗟幽离,无人可思。”意思是说,我孤独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可以和我相知相伴。这最后的一句,既是诗人对自己孤独处境的感受,也是对社会现实的感慨。
这首诗虽然写的是美女的相思之情,但在表达方式上却别出心裁。诗人没有直接描写美女相思的痛苦,而是采用了一种借物喻情的方式,让读者自己去感受美女的相思之情。这种方式既符合诗歌的抒情要求,也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