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年华闲中黯黯。记不起、谁思谁怨。金炉香袅昼沈沈,并叠作,闲愁片。
月明花满天如愿。也终有、酒阑灯散。不如被冷更香销,独自去,思千遍。
端正好
数年华闲中黯黯。记不起、谁思谁怨。金炉香袅昼沈沈,并叠作,闲愁片。
月明花满天如愿。也终有、酒阑灯散。不如被冷更香销,独自去,思千遍。
注释:
端正好:曲牌名
黯黯:心情郁闷,忧愁的样子
谁思谁怨:指思念的人或事
金炉香袅(niǎo)昼沈(shěn)沉:形容香气缭绕,烟雾缭绕。
并叠作:形容思绪纷繁,像堆积成山一样
月明花满天:形容月亮明亮,花儿盛开
如愿:表示愿望得以实现
终有、酒阑灯散:表示最终会有结果
不如被:不如就这样
冷更香销:冷清的时候,香消玉殒
独自去:孤独地离去
赏析:
《端正好》是马致远的一首词,以“端正好”为曲牌名。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词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无奈和孤独。
第一句“数年华闲中黯黯”,词人回忆了过去几年的时光,那种闲适而忧郁的心情。这里的“黯黯”一词,形象地描绘了词人内心的悲伤和失落。
第二句“记不起、谁思谁怨”,词人开始回忆起那些曾经与他有过情感纠葛的人。这里,词人似乎陷入了沉思,他无法忘记那些曾经让他痛苦或快乐的人。这种情感的纠结和矛盾,使得词人的心情更加沉重。
第三句“金炉香袅昼沈沈”,描述了一种温馨的场景,但词人的心情并没有因此而得到缓解。这里的“沉沈”二字,进一步强调了词人的忧郁和无助。
第四句“并叠作,闲愁片”,词人开始将各种烦恼和忧虑堆积在一起,形成一片沉重的阴影。这里的“片”字,既表现了忧虑的大小,也暗示了词人的无力感。
第五句“月明花满天如愿”,词人开始期待美好的时光,希望一切都能如愿以偿。这里的“如愿”一词,表达了词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第六句“也终有、酒阑灯散”,虽然美好的愿望最终实现了,但是词人的心情并没有因此变得轻松。这里的“终有”一词,表明了事情的圆满解决,但词人的内心并未因此得到真正的释放。
第七、八句“不如被冷更香销,独自去,思千遍”,词人宁愿选择孤独一人面对生活的冷清和寂寞,也不愿意在温暖的环境下消磨时间,这反映了词人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过去的深深眷恋。
整首词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情的抒情,展现了词人对过去的美好回忆和现实生活的无奈感慨。同时,这首词也揭示了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主题,使人在品味之余,不禁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