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山拔地九千丈,崔嵬势压齐之东。下视大海出日月,上接元气包鸿蒙。
幽岩秘洞难具状,烟雾合沓来千峰。华楼独收众山景,一一环立生姿容。
上有巨峰最崱力,数载榛莽无人踪。重厓复岭行未极,涧壑窈窕来相通。
天高日入不闻语,悄然众籁如秋冬。奇花名药绝凡境,世人不识疑天工。
云是老子曾过此,后有济北黄石公。至今号作神人宅,凭高结构留仙宫。
吾闻东岳泰山为最大,虞帝柴望秦皇封。其东直走千余里,山形不绝连虚空。
自此一山奠海右,截然世界称域中。以外岛屿不可计,纷纭出没多鱼龙。
八神祠宇在其内,往往棋置生金铜。古言齐国之富临淄次即墨,何以满目皆蒿蓬。
捕鱼山之旁,伐木山之中。犹见山樵与村童,春日会鼓声逢逢。
此山之高过岱宗,或者其让云雨功。宣气生物理则同,旁薄万古无终穷。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劳山歌》。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诗句释义:
劳山拔地九千丈,崔嵬势压齐之东。下视大海出日月,上接元气包鸿蒙。
“劳山拔地九千丈”:形容劳山非常高大,直插云霄。
“崔嵬势压齐之东”:指劳山的气势威猛,足以压过齐国。
“下视大海出日月”:站在山顶向下看,可以看到大海和太阳月亮一样明亮。
“上接元气包鸿蒙”:指劳山如同天地的气脉相连,包裹着整个宇宙。
幽岩秘洞难具状,烟雾合沓来千峰。华楼独收众山景,一一环立生姿容。
“幽岩秘洞难具状”:形容山洞深邃,难以描述其全貌。
“烟雾合沓来千峰”:形容山峰被云雾缭绕,如同仙境。
“华楼独收众山景”:指这座楼阁能欣赏到所有的风景。
“一一环立生姿容”:形容楼阁的结构精巧,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
上有巨峰最崱力,数载榛莽无人踪。重厓复岭行未极,涧壑窈窕来相通。
“上有巨峰最崱力”:指这座山峰高大而雄伟。
“数载榛莽无人踪”:经过多年的风吹雨打,这里变得荒芜无人烟。
“重厓复岭行未极”:指山路重重,没有走到尽头。
“涧壑窈窕来相通”:形容山路弯曲曲折,但仍然能够相互连通。
天高日入不闻语,悄然众籁如秋冬。奇花名药绝凡境,世人不识疑天工。
“天高日入不闻语”:形容天空广阔无垠,阳光普照,听不到人声。
“悄然众籁如秋冬”:形容夜晚寂静无声,如同秋冬季节一般。
“奇花名药绝凡境”:指这里的花卉和药物都是罕见的珍品。
“世人不识疑天工”:表示这些珍品虽然珍贵,但人们却无法理解其中的道理。
云是老子曾过此,后有济北黄石公。至今号作神人宅,凭高结构留仙宫。
“云是老子曾过此”:据说这里是古代道教大师老子曾经居住的地方。
“后有济北黄石公”:指后来有人称这个地方为神仙居住之地,因为传说中有一位名叫黄石公的仙人曾在此修炼。
“至今号作神人宅,凭高结构留仙宫”:直到现在,这个地点仍然被称为神仙居住的地方,人们在这里建立了一座宫殿作为神仙的居所。
吾闻东岳泰山为最大,虞帝柴望秦皇封。其东直走千余里,山形不绝连虚空。
“吾闻东岳泰山为最大”:听说东方的泰山是中国最大的山脉。
“虞帝柴望秦皇封”:据说在尧舜时期,泰山就被视为神圣的山峰,尧舜两朝都在这里举行过祭祀活动。秦始皇也曾在这里封禅祭天,祈求国家太平。
“其东直走千余里,山形不绝连虚空”:从泰山向东直走一千多里,可以看到连绵不断的山脉与天空相接的景象。
自此一山奠海右,截然世界称域中。以外岛屿不可计,纷纭出没多鱼龙。
“自此一山奠海右”:从这个山脉开始,它的地势已经决定了海洋的方向,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地理区域。
“截然世界称域中”:这个地区完全独立于其他地理区域之外,被称为世界的中心或边界。
“以外岛屿不可计,纷纭出没多鱼龙”:除了这片海域外,还有许多其他的岛屿,它们像鱼龙一样不断出现和消失。
八神祠宇在其内,往往棋置生金铜。古言齐国之富临淄次即墨,何以满目皆蒿蓬。
“八神祠宇在其内”:在这个区域内有八个神庙,供奉着八位神灵。
“往往棋置生金铜”:在这些神庙中,常常会放置一些金属制品作为祭品。
“古言齐国之富临淄次即墨”:古代文献记载齐国的财富仅次于临淄和即墨两座城市。
“何以满目皆蒿蓬”:为什么这里到处都是杂草,看不到什么树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