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流何滔滔,岳峙何㠥㠥。奔潮无砥柱,百川徒漫弥。
古来忠孝节,岂随天壤圮。南风方不竞,断岸孤舟舣。
伯仲挺英姿,骅骝九霄驶。贤兄早禁闼,同朝吾甚喜。
诗画许矜赏,烟霞生爪指。献替羞雷同,高曳东华履。
忽复排阊阖,忧危心遽尔。皋益戒无虞,其君宁有此。
我皇实优容,小臣言过矣。衔恩涉关塞,抱书牧羊豕。
当其廷诤时,我忝交戟里。畏死不敢救,芒刺攒心髓。
颇闻秉钧怒,忧天奚藉杞。去年凶问至,伤心违岵屺。
一歌折槛行,老泪穿蒿里。令弟都亭骢,上书屡称旨。
矫矫当门兰,疾风劲不倚。或时召狂奴,对酒荆高市。
薄俗善窥人,将无累吾子,庙堂有钜公,时事难抵齿。
求言诏忽下,义愤填膺起。对仗舌仍噤,辱胜望尘跪。
甫传弹事人,雷霆森谏纸。杂治烦王公,抗论穷端委。
和季沧苇侍御兼吊天中给谏榇归自辽左
江流何滔滔,岳峙何㠥㠥。奔潮无砥柱,百川徒漫弥。
古来忠孝节,岂随天壤圮。南风方不竞,断岸孤舟舣。
伯仲挺英姿,骅骝九霄驶。贤兄早禁闼,同朝吾甚喜。
诗画许矜赏,烟霞生爪指。献替羞雷同,高曳东华履。
忽复排阊阖,忧危心遽尔。皋益戒无虞,其君宁有此。
我皇实优容,小臣言过矣。衔恩涉关塞,抱书牧羊豕。
当其廷诤时,我忝交戟里。畏死不敢救,芒刺攒心髓。
颇闻秉钧怒,忧天奚藉杞。去年凶问至,伤心违岵屺。
一歌折槛行,老泪穿蒿里。令弟都亭骢,上书屡称旨。
矫矫当门兰,疾风劲不倚。或时召狂奴,对酒荆高市。
薄俗善窥人,将无累吾子,庙堂有钜公,时事难抵齿。
求言诏忽下,义愤填膺起。对仗舌仍噤,辱胜望尘跪。
甫传弹事人,雷霆森谏纸。杂治烦王公,抗论穷端委。
注释:
江流:江河水流。滔滔:水声汹涌,如波涛滚滚;岳峙:高山耸立;㠥㠥:山石陡峭的样子;奔潮:汹涌的潮水;砥柱:河中的礁石,使河流转向;百川:众多的河流。
忠孝节:忠孝两全的节操;岂:哪里;随:跟从;天壤:天地之间,喻极广阔的范围;圮:毁坏;南风:南方之风;方:将要;竞:争;断岸:断裂的河岸;孤舟:孤独的船;舣(yǐ):停船靠岸;伯仲:兄弟排行第二、第三;英姿:英俊的风采;骅骝(hú liú):马名;九霄:天空的高远之处;贤兄:贤德的兄长;禁阁:宫廷中掌管礼仪的官署;同朝:在朝廷做官;许:允许;矜赏:夸赞;烟霞:云雾和彩虹;爪指:手指和指甲;献替:献言进谏;雷同:言语相同或见解相同;曳:拖;东华履:天子穿的绣有凤凰的鞋,象征尊贵;排:推开;阊阖(chāng hé):传说中的神门;皋:山名;益:通“遏”,遏止;虞:忧虑;优容:宽容;过:过错;衔恩:感激皇帝的恩宠;关塞:关口要塞;抱书牧羊豕:抱着书卷放羊;令弟:弟弟;都亭:古代设在都城门外的驿站,也作地方长官的别称;上书:向皇上呈奏意见或建议;矫矫:挺拔的样子;当门:面对门口;兰:兰花,此处代指君子;疾风劲不倚:狂风猛烈而不动摇;或时:有时;狂奴:放荡无礼的人;荆高市:街市上高高的墙壁旁;薄俗:风俗浮薄;窥人:窥探别人的隐私;将无:恐怕没有;累:累赘;庙堂:朝廷;钜公:大官;抵齿:相抵得上牙齿的宽度;诏:诏书;忽:突然;义愤:正义的愤怒;膺:胸;对仗:对联;舌仍噤:仍然闭口不言;辱:耻辱;庆贺之礼:表示祝贺的礼仪;抗论:坚持己见,进行辩论;穷端委:详细地分析事物的根本原因或道理;求言诏:征求直言的诏书;义愤填膺:正义的愤怒充盈胸中;衔恩:记着皇帝的恩德;涉关塞:经过边关要塞;抱书牧羊豕:带着书卷放羊;当其:正当的时候;廷诤:在朝廷争论是非曲直;忝(tiǎn):惭愧。
赏析:
此诗是元稹为他的友人杨敬之写的悼亡诗。杨敬之是唐宪宗元和七年任宰相的裴度所推荐的,元稹很器重他。元稹和杨敬之关系密切,他们曾一起游嵩山,登少室山,结为好友。后来元稹出外做官,杨敬之一直留在长安。元稹回长安后两人常常见面叙谈,感情更加深厚。然而好景不长,元稹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后,杨敬之就去世了。这首诗是诗人追思与杨敬之的友情及对他的哀痛之情而作。
首联写江水滔滔,山峦突兀。江水奔腾不息,山峦巍峨矗立。诗人用这两句描绘出了一幅气势磅礴的自然景色,为下文的抒情铺垫了基础。
颔联合起来描写了作者与杨敬之的友情以及他对杨敬之的思念之情。杨敬之是一位忠诚、勇敢、正直的官员,他为人耿直刚正,不畏强权。他忠于君主,敢于直谏。他身居高位却不为权势所动,始终坚守自己的原则。这种品格令人敬佩。然而命运却让他遭遇不幸,他被迫离开了自己的岗位。对此深感悲痛的诗人无法抑制内心的悲伤情绪,于是写下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哀思之情。
颈联写诗人对杨敬之深深的怀念和惋惜之情。诗人感叹杨敬之的一生都在为国家和人民的福祉而努力奉献,却最终因为政治原因失去了生命。这种感慨让诗人感到无比痛心和无奈。诗人希望杨敬之能够得到宽恕和安息。诗人也为自己的不幸遭遇感到悲哀,但他更希望杨敬之能够得到宽恕和安息。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杨敬之的深深怀念之情以及对他的无限敬意和祝福。
尾联则是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无奈和悲哀的抒发。他被贬谪到江陵士曹参军之后,与杨敬之的友谊也就此中断了。诗人无法再像以前那样与杨敬之畅谈人生理想和抱负。如今只能独守空房,面对青山绿水,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悲伤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