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道尘拍天,朔风乍号何怒颠。传闻汉廷方虑狱,都人观者纷骈阗。
侍郎拲梏叫阊阖,累累木索同钩连。一言脱口黄沙起,万事苍茫争片纸。
曈昽日出轩辕宫,忍照孤臣戴盆死。诸老逡巡视牍背,或复义声鸣感慨。
谦让移时议忽同,奋笔大书法当贷。其时群口欢如雷,今日始逢天眼开。
金水桥边画漏静,浮云散尽终风回。初闻督府腾谤书,重瞳读之知子虚。
闽海焚香万人哭,高幡急鼓随槛车。射乌城头海月昏,手飞铁炮鲸鲵奔。
幕府上封曰臣亮,功大不可以罪论。出之缧绁须臾耳,独挈完城报天子。
仆射军中若父兄,官罢人情乃如此。上党观察陈谊高,同时五贤郡法曹。
对案流涕辄不食,不白此狱非人豪。六人逮系三广柳,生者三人复囚首。
已分杨匡都市缚,谁纵虞卿解印走。我皇仁圣真如天,文书乙夜披甘泉。

【解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首联写大风行,尘土飞扬,风力之大令人惊叹;颔联写传言汉廷方虑狱,都人观望纷纷;颈联写大臣被囚禁于阊阖门,木索相连;尾联写太阳初升,照在轩辕宫中,但皇帝却不愿看到我这样的臣子,只得低头不语,悲叹自己的处境。

【答案】

①尘:指大风刮起的尘土②号:呼啸声③何:多么④传:传言⑤汉廷:汉朝朝廷⑥虑:考虑、忧虑⑦都人:京城的人⑧骈阗:聚集、喧嚷⑨侍郎:尚书省六部的次官或郎中令⑩拙:同“梏”,枷锁⑪累:一串⑫钩:用绳子拴着使相连接⑬脱口:说出口⑭黄沙:指飞沙走石⑮苍茫:形容事物广阔无边⑯曈昽:天将明的意思⑰忍:忍受⑱孤臣:孤立无援的臣子⑲戴盆死:像戴盆喝水一样无法自救⑳逡巡:徘徊不前的样子㉑义声:正义之声㉒移时:过了一段时间㉓奋笔:挥笔㉔大书:书写公文㉕当:应当㉔其时:当时㉕群口:众人之口㉔欢如雷:形容议论声音很大㉚天眼开:指上天宽恕了他们㉛金水桥:即金水桥,在北京故宫太和门前,是北京城三座主要桥梁之一㉜浮云散尽终风回:浮云散去,天气转暖㉝初闻:刚听说㉟督府:指御史台的所属机构㊱腾谤书:诽谤奏文㊲重瞳读之知子虚:汉武帝读到了《子虚赋》,知道了这是楚国的辞赋㊳闽海焚香万人哭:指唐僖宗中和四年(884)闽地发生农民起义后,闽王王审知焚烧香祭祀天地,并有万人痛哭的情景㊴高幡急鼓随槛车:唐僖宗中和二年(882)正月,宦官田令孜以昭义军节度使为河东宣慰使,发兵讨平了王重荣的叛乱,王重荣被押送至长安,沿途有急鼓高幡,十分凄凉㊵射乌城头海月昏,手飞铁炮鲸鲵奔: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四月,黄巢攻破潼关,直趋长安,唐僖宗逃往四川,途中经过射乌县时,当地守军在城头上燃火,海月昏暗,黄巢的军队用火箭射击,城内守军用火炮反击,黄巢的士兵被打死很多。

赏析:《大风行》全篇运用铺陈排比的手法,描写唐僖宗时期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的历史背景。诗人运用夸张、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社会面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