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之际无事无,台城白昼嗥妖狐。丞相按剑坐交戟,绯衣赤棒喧天衢。
中有一人髯且怒,昔母赵娆父王甫。风雷炙手诧从龙,斧钺行空恣匣虎。
失职蓝田怨久盈,俊厨风义激诸生。人伦月旦清裁出,大事《春秋》直笔争。
是时二白皆年少,雕隼云峰立秋晓。霜翮常令狡兔愁。
金眸不畏轻缯绕,希风海内盛诸君。挝鼓交腾逐客文,小人名辱身犹在。
一言精悍张吾军,读书早读东京史。李杜齐名差可拟,纺车玉雪照镫青。
古今淑母成君子,十年奏赋诎《甘泉》。敝箧同缄《宝剑篇》,一夕铜驼长荆棘。
顿闻铁马嘶南天,草莽陈师勤国难。新亭对酒悲风乱,洒泣登舟动鬼神。
扶危共望清和蒜,将军富贵蠡吾侯。汹汹先将乔固收,岂有曹鸾能讼党。
却因刘鲔坐同谋。中宵片纸飞司隶,长者是兄羽者弟。
【注释】甲乙:指时间。无事无:没有事情,指太平无事。台城:古地名,今南京秦淮河北岸的一段城墙。嗥:吼叫。奸邪:坏人。从龙:随从帝王起事,成为辅佐之臣。斧钺行空:用斧钺在空中挥击,形容声势浩大。月旦:评论人物。清裁出:指公正地评价人。大事《春秋》:指《春秋》一书,以褒贬善恶,记载史实为主。云峰:高峻如云的山峰。霜翮(hé):白雁的翅膀。狡兔愁:狡猾的兔子也感到忧愁,比喻贤才受困于世。雕隼(sǔn):鹰。云峰耸立,有如秋天晨雾中的鹰。金眸:金色的眼睛。轻缯(zēng):轻软丝织品。希风:羡慕风向,比喻仰慕或依附权势的人。东京:洛阳,东汉、魏、晋、隋、唐等朝代的都城,这里借指长安。纺车玉雪照镫青:纺车映着白雪,车轮在青草里闪闪发光。汴州:今河南开封,当时是北宋的国都。汴州铜驼:《宋书·索靖传》说,索靖为洛阳令时,洛阳铜驼街有一只铜驼被盗,索靖追贼至洛南,见贼已将一女子藏于深山之中,索靖遂取其头而归。后来人们便把铜驼街作为盗窃财物的地方。荆棘:荆棘丛生,喻指战乱。
【赏析】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作者不详。诗的内容是写一个母亲对儿子们的期望和劝诫。
首联:“甲乙之际无事无,台城白昼嗥妖狐。”意思是说,到了甲乙年的时候天下太平无事,台城的大街上突然传来一声怒吼,原来是一只狐狸在嗥叫。这两句是写景。“甲乙”,是指两个兄弟,即李纲和李珏兄弟二人。他们两人在政争中失败被贬,李珏先死,李纲后到,因此被称为“甲乙”。这两句诗通过写台城白昼突然出现了一只狐狸,暗示了李纲兄弟二人的遭遇。
颔联:“中有一人髯且怒,昔母赵娆父王甫。”意思是说,在这狐狸嗥叫声中有一个壮士正在发怒,这个人就是赵朓(字赵娆)的父亲王甫。这两句是叙事。王甫曾参与反对王安石变法,被新党排挤打击,最后落得个被流放的下场。这两句诗是说,王甫当年因反对变法而被流放,现在又有人因同样的原因遭到排斥打击。
颈联:“风雷炙手诧从龙,斧钺行空恣匣虎。”意思是说,那些反对变法的人就像风雷一样炙手可热,他们手持斧钺(古代一种兵器),任意横行霸道。这两句是议论。这两句诗通过写反对变法的人手持斧钺任意横行霸道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愤恨之情。
尾联:“失职蓝田怨久盈,俊厨风义激诸生。”意思是说,王甫因为失职而怨恨满腹,他的儿子赵朓则以风雅闻名于世,他的文章受到许多读书人的赞赏。这两句是叙事和议论。这两句诗通过写王甫失职而怨恨满腹,以及他的儿子赵朓以风义闻名于世,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同情和赞美之情。
这首诗的最后两句:“人伦月旦清裁出,大事《春秋》直笔争。”意思是说,公正无私的评议和评判才能体现出人伦的道理,像《春秋》这部历史典籍一样,只有秉笔直书才能赢得人们的尊重。这两句是总结性的话。这两句话总结了全诗的主题思想,表达了诗人对正义事业必胜的信念。
这首诗采用了传统的叙事方式,通过写李纲兄弟二人的遭遇来表达对政治黑暗的不满和对正义事业必胜的信念。诗歌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