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揖相怜解绶惊,毛钦自失操兵锐。淰淰寒云贯械傍,过门别母空傍徨。
寸葱对陨飞霜涕,萱草难忘受日长。此日清流遭六百,槛车一网纷驰逐。
北寺空歌凤鸟衰,南冠谁念霜毛秃。武安夜夜醉金貂,耳语能宽避席骄。
共羡苍头无李善,何期朱户有王调。电掣飙回格天阁,健儿快马冲铃柝。
赫蹄小字颇难详,但言误饮姜刘药。上游旗纛卷飞樯,万甲传呼起晋阳。
妄意人情合张角,顿令赤帻劳杨匡。大军北促楼船渡,降帆火照丹阳树。
角巾无恙白先生,司马门空笳吹暮。辇珠舆璧又江东,回鹘明装舞队空。
鼍鼓散军朝失势,壁门奏表夜论功。郿坞脐燃膏乍冷,罡风人堕仙霞岭。
鱼轩象服有庞眉,萧条鼎养凄飘梗。大母含饴拥绛帷,冰鲦碧笋娱春晖。
眼看桑海麻姑劫,天与花軿莱子衣。茅容鸡黍安林峤,捧檄还开北堂笑。
【赏析】
《寿白母长歌》,全诗共八句,前四句写诗人因母亲寿庆而解绶惊心,后四句叙诗人在母亲的寿宴上,对母亲的祝福与期望。最后两句写诗人的祝寿之意和母亲的答谢。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首联“郭揖相怜解绶惊,毛钦自失操兵锐。”意思是:郭揖相赠,我感激涕零,内心激动;毛钦自愧失态,心情沮丧。这里的“解绶”即解除军职,“惊”指受宠若惊。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因母亲寿诞而感到荣幸的心情,以及对自己未能继续为国征战的遗憾。
颔联“淰淰寒云贯械傍,过门别母空傍徨。”“淰淰”形容天空中云层高悬、阴沉,给人以压抑之感。“贯械傍”指云气如同束缚在身旁的铁链一样沉重。“过门别”指进入家门与母亲告别。这两句描绘了一幅阴郁的天空景象,以及诗人在母亲寿宴上离开家门时的心情。
颈联“寸葱对陨飞霜涕,萱草难忘受日长。”意思是:我看着手中的寸许长的韭菜叶,仿佛看到了自己陨落时的悲怆,而萱草则让我难以忘怀那些在阳光照耀下茁壮成长的日子。这里的“寸葱”指代诗人手中的一寸长的韭菜叶,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易逝;“陨”指坠落或死亡;“飞霜涕”则形容诗人悲伤流泪的样子。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叹,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尾联“此日清流遭六百,槛车一网纷驰逐。”“六百”指被关押在监狱中的罪犯数量。“槛车”是一种用于运输囚犯的车辆,通常由两匹马拉动。这两句描述了诗人在母亲的寿宴上所听到的关于自己被监禁的消息,以及自己被关进牢房的情景。
尾联“北寺空歌凤鸟衰,南冠谁念霜毛秃。”意思是:北方寺庙里只剩下了空荡荡的歌台,凤凰鸟也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南方的冠冕之中又有谁知道我那被霜雪染白的头顶。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和无奈。
尾联“武安夜夜醉金貂,耳语能宽避席骄。”“武安”是东汉时期的一个地方,这里可能指的是某个历史人物的居所。“醉金貂”指醉酒后佩戴着金制的貂皮帽子。“耳语”是指私下交谈的声音,“避席骄”则形容众人因敬畏而不敢大声喧哗。这几句描写了诗人在宴会上饮酒畅谈的情景,同时也表达了他内心的孤独和不安。
尾联“共羡苍头无李善,何期朱户有王调。”“苍头”是对仆人的称谓,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家中的仆人。“李善”可能是某位文人,但具体身份不明。“朱户”是古代的一种建筑结构,通常位于房屋的正中央,象征着尊贵的地位。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仆人的羡慕之情,以及对自己能够受到如此礼遇的惊喜。
尾联“电掣飙回格天阁,健儿快马冲铃柝。”“电掣”形容速度极快,如同闪电一般。“飙回”则是说狂风卷起尘土,回旋飞扬。“格天阁”可能是指一座高楼或者阁楼,用来观望天空的景象。“健儿”指健壮的男子,而“快马”则形容他们奔跑的速度极快。这几句描述了诗人看到天空中疾风骤雨的景象,以及自己骑快马奔驰的场景。
尾联“赫蹄小字颇难详,但言误饮姜刘药。”“赫蹄”可能是某种动物的蹄子,而“小字”则可能指的是某种文字或者符号。“误饮姜刘药”则意味着误服了姜和刘氏的药物。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不慎服用药物的经历的回忆。
尾联“上游旗纛卷飞樯,万甲传呼起晋阳。”“上游旗纛”指军队行进时高举的旗帜。“传呼”则是命令士兵传递呼喊的声音。“起晋阳”则是指从晋阳出发,前往京城洛阳或其他重要的地方。这几句描述了诗人跟随大军出征的场景,以及他在战场上奋勇向前的决心。
尾联“妄意人情合张角,顿令赤帻劳杨匡。”“妄意”是胡乱猜想的意思。“张角”是中国古代道教中的一个重要教派的创始人之一。“劳杨匡”则是指使杨州感到劳累的意思。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混乱局面的看法,以及他对能够平定乱世的人的敬佩之情。
尾联“大军北促楼船渡,降帆火照丹阳树。”“北促”是催促的意思,而“楼船渡”则是指乘坐楼船渡过江河。“降帆”则是指收起帆篷准备返回的样子。“火照丹阳树”则是指在夜晚的火光映照下照亮了丹阳树上的景象。这几句描述了诗人在战争中随军渡河的情景,以及他在胜利后的喜悦和感慨。
尾联“角巾无恙白先生,司马门空笳吹暮。”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依然保持清白节操的自信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同时,也可能暗含着诗人对官场腐败和社会黑暗的现实不满的情绪。
尾联“辇珠舆璧又江东,回鹘明装舞队空。”“辇珠”“舆璧”分别指的是帝王的车驾和宝器。而“回鹘明装舞队”则是指唐代回鹘族的舞蹈表演。这几句描述了诗人看到华丽的宫廷生活和盛大的庆典场面,以及自己无法参与其中的感受。
尾联“鼍鼓散军朝失势,壁门奏表夜论功。”“鼍鼓”是古代的一种乐器,而“散军”则是指解除武装的军队。“奏表”则是指向皇帝呈递奏章报告功劳的事情。这些描述展现了诗人在战争中随军作战的英勇事迹和他为国家做出贡献的荣誉感。
尾联“郿坞脐燃膏乍冷,罡风人堕仙霞岭。”“郿坞”是古代的一个地名,而“脐燃膏”则是一个比喻,用来形容事物迅速消失或破灭的情况。“罡风人堕仙霞岭”则是指人在罡风中跌下悬崖的景象。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凄凉的氛围,暗示了诗人生活的艰难和未来的不确定性。
尾联“鱼轩象服有庞眉,萧条鼎养凄飘梗。”“鱼轩象服”可能是指古代官员所穿的衣饰,而“庞眉”则是指老年人的眉毛下垂的样子。“萧条鼎养凄飘梗”则是指生活孤单寂寞、飘零不定的情况。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晚年生活的感慨和无奈。
尾联“大母含饴拥绛帷,冰鲦碧笋娱春晖。”“大母”指母亲。“含饴”则是指抱着孩子一起进食的情景,而“拥绛帷”则是指抱着被子一起睡觉的样子。“冰鲦碧笋娱春晖”则是指春天里鱼儿在水中自由游动的景象。这几句描绘了母亲和孩子在一起的快乐时光和温馨场景。
尾联“眼看桑海麻姑劫,天与花軿莱子衣。”“眼看桑海”则是指目睹沧桑巨变的情景,而“麻姑”则是传说中的一位仙女,她居住在昆仑山的仙境中,传说她已经活了八百岁。“天与花軿莱子衣”则是指上天赐给的花轿和莱子(一种植物)作为礼物。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衰和人生无常的思考。
尾联“茅容鸡黍安林峤,捧檄还开北堂笑。”“茅容”可能是一个历史人物的名字,而“鸡黍”则是指丰盛的饭菜。“林峤”则是指山林和丘陵之间的地区,也可能指的是诗人隐居的地方。“捧檄还开北堂笑”则是指拿着公文回来开导百姓并和他们一起欢笑的意思。这几句描绘了诗人归隐后的宁静生活以及对百姓的关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