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城南下寄篷艭,可爱磷磷石底江。
行尽青衣三百里,白沙翠竹日推窗。
锦城南下寄篷艭,可爱磷磷石底江。
行尽青衣三百里,白沙翠竹日推窗。
这首诗描绘了锦城(今成都)附近的江景和生活画面。第一句“锦城南下寄篷艭”描述了诗人在锦城的南边停靠船只,用篷帆来休息的情景。这里的“磷磷石底江”形容石头在江中的光泽,营造出一种清澈见底的江水景象。
第二句“行尽青衣三百里”表达了诗人沿着青衣江(今青衣河)行走了三百里的旅途。这体现了诗人对旅行的热爱和对自然风光的欣赏。“白沙翠竹日推窗”则描绘了沿途的自然景观,白沙和翠绿的竹子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生机勃勃,仿佛推开窗户就能看到这样美丽的景色。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旅行中所见的美丽景色和感受。诗人通过自己的视角,将锦城的美景呈现给读者,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宁静而又美丽的环境中。此外,诗中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背景,如诗歌的韵律、语言风格等,都是那个时代的产物。这种描述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哲学。
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之作,展示了古代文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悟和赞美。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的魅力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