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亭庄外结茅庐,毕竟情疏景亦疏。
雨读晴耕如野客,三畦蔬菜一床书。
【注释】:
己亥年,作者在南菜园落成之后所作。主人,指作者自己。
古亭庄外结茅庐,毕竟情疏景亦疏。
古亭庄外结茅庐:古亭,即旧日的亭台;庄,指村庄或者园林;结茅庐,搭建茅草屋。这里用典自陶渊明《饮酒》诗之“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句;意谓:旧时亭台庄园之外,我搭了一间茅屋。但毕竟是人情淡薄的地方,景物也显得清冷。情疏:人情淡薄;景疏:景物清冷。
雨读晴耕如野客,三畦蔬菜一床书。
雨读晴耕:指春雨连绵,农事活动暂停之时;雨读,即在雨中读书;晴耕:即在晴空下耕种。如野客:像野客人一样;野客,指没有官职的人。三畦蔬菜一床书:意思是说虽然只有三畦蔬菜和一床书籍,但也能像隐士那样悠然自得。
译文
古亭庄外结茅庐,毕竟情疏景亦疏。
雨读晴耕如野客,三畦蔬菜一床书。
注释
己亥年,作者在南菜园落成之后所作。主人,指作者自己。
古亭庄外结茅庐,毕竟情疏景亦疏。
结茅庐:在庄外搭建茅草屋。情疏,指人情淡薄、不亲近。景疏,景物清冷、不热闹。
雨读晴耕如野客,三畦蔬菜一床书。
雨读晴耕:在雨水连绵的时候,不能去耕作,只能在家阅读。如野客,指隐居者。三畦蔬菜一床书:意思是说尽管只有三畦蔬菜和一床书籍,但也能像隐士那样悠然自得。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南菜园落成之际所作。南菜园的建成,给作者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给他提供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从事诗歌创作。因此,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他的喜悦之情。
首句“结茅庐”,点出题面。诗人在古亭庄外搭建了一间茅屋,这是为了方便生活而作出的一个举措。然而,这个举措却让他感到有些失落和孤独。因为这个地方毕竟不是他真正的家乡,也不是他熟悉的环境。这种情感上的落差使得他更加渴望能够回到故乡和家人团聚。
次句“毕竟情疏景亦疏”,进一步表达了他的情感状态。在这里,诗人将“情疏”和“景疏”两个词语放在一起使用,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效果。他认为这里的人情冷漠、景色萧条,与他心中的家乡相比相差太远。这种情感上的反差使得他更加思念家乡和亲人。
接下来两句“雨读晴耕如野客”,则描绘了他在这个陌生地方的生活状态。在雨水连绵的日子里,他只能在家里读书;而在晴好的天气里,他又不得不去劳作。这种生活节奏与他在家乡时完全不同,让他感到有些不适应。但是,正是这种不同的生活状态,才使得他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和诗歌创作。
最后两句“三畦蔬菜一床书”,则是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虽然只是三畦蔬菜和一床书籍,但对他来说已经足够满足。因为在这个地方,他可以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的恩赐,也可以安心地进行诗歌创作。这种生活方式让他感到非常惬意和满足。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在南菜园落成时的复杂心情。他既为这个新环境感到新奇和兴奋,又为自己无法适应而感到失落和孤独。但他并没有被这些情绪所困扰,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