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味卢沟路,匆匆携手馀。
高风行迹杳,古道客囊虚。
燕市悲长铗,西湖有旧庐。
驾言赋归去,不是为鲈鱼。
【注释】
别味卢沟路:卢沟桥的风味。即指卢沟桥,在北京西城区永定河上横跨北京城与门头沟区之间的一座石拱老桥。
高风行迹杳:指汪易堂有高尚的品行。高风,指品德高尚;行迹,行动,行为;杳,深远,幽远。
古道客囊虚:指旅途艰难,行囊空虚。古道,古代的官道。客囊,旅行者的钱囊。
燕市悲长铗:燕市,在长安(今西安)。战国时,赵国人冯谖在孟尝君手下作客,后冯谖离开孟尝君,到楚国去。后来他回到魏国,魏王让他弹着剑唱:“长铗归来乎!食无鱼。”意思是说:我长了把剑回来吧,没有鱼吃啊。长铗,剑名。
西湖有旧庐:西湖,杭州风景名胜区。旧庐,旧居。
驾言赋归去:言,说;驾,车。驾言,即“请言”。言,说、讲,这里用作动词,是“说”的意思。
不是为鲈鱼:鲈鱼,即鲈鱼,是一种海鱼。这里用来形容家乡的美味食物。
【赏析】
《送汪易堂南归省亲》,此诗是诗人写给汪易堂的一首送别之作。全诗语言朴实自然,风格平实直白,但感情真切感人。
首联“别味卢沟路,匆匆携手馀”,点明了送别的地点和时间。卢沟桥位于北京市西郊,是一座古老的石拱桥。诗人在这里送别朋友,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之情。“别味卢沟路”,既点出了送别之地,又暗示了离别之久。“匆匆携手馀”,则进一步渲染了离别时的匆忙和依依惜别之情。
颔联“高风行迹杳,古道客囊虚”。这两句是对汪易堂人格的赞美。诗人认为汪易堂有着高尚的品德,他的人生轨迹虽然遥远而难以追寻,但他的品格却历久弥新。同时,诗人也感叹旅途的艰辛和生活的不易,暗示了汪易堂南归还乡之路的艰辛。
颈联“燕市悲长铗,西湖有旧庐”。这里的“燕市”指的是京城,“长铗”是剑名,象征着诗人的抱负和理想。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燕市中挥剑悲歌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坚定信念。而“西湖有旧庐”,则暗示了汪易堂南归还乡的目的地——故乡的西湖边。
尾联“驾言赋归去,不是为鲈鱼”。这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诗人通过这两句诗表达了对汪易堂南归还乡的理解和祝福。他认为汪易堂南归还乡并非只是为了追求物质利益,而是有着更深层次的意义。诗人希望汪易堂能够带着自己的才华和智慧回家乡,为家乡的发展做出贡献。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真挚的感情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友谊的珍视。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