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西幽僻似村居,竹榻闲窗一枕书。
池草晚烟人静后,杏花疏雨雁来初。
春愁郁郁同新柳,好梦依依忆故庐。
遥望西山频怅怅,诗人吟眺近何如?
诗句:
城西幽僻似村居,竹榻闲窗一枕书。
池草晚烟人静后,杏花疏雨雁来初。
春愁郁郁同新柳,好梦依依忆故庐。
遥望西山频怅怅,诗人吟眺近何如?
翻译:
在城西的一处幽静之地,仿佛是一个远离尘嚣的小村庄,我躺在竹制的床榻上,窗外是一扇半开的窗户,我可以在阅读中入睡。傍晚时,池边的草被轻烟笼罩,当一切都安静下来后,我才醒来,这时杏花已经飘落,而远处的雁群开始了归途。春天带来的忧愁如同新生的柳树一样蔓延,而我的好梦总是萦绕在我的故居周围。每当我遥望那遥远的西山时,心中总会充满无尽的惆怅,诗人的诗意是否也如我一般深沉呢?
注释:
- 敦敏:清代著名诗人,字子培,号懋斋,安徽歙县人。他的作品以清新脱俗、意境高远著称。
- 城西幽僻:形容地理位置偏僻,环境清幽。
- 竹榻闲窗:指用竹子制作的床榻和敞开的窗户,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
- 池草晚烟:池边的草被晚风吹拂,散发出淡淡的烟雾。
- 人静后:当一切都安静下来的时候。
- 杏花疏雨:杏花盛开,细雨纷纷,给人以清新自然之感。
- 春愁郁郁:指春天的忧愁像新长出的柳树一样茂盛。
- 好梦依依:美好的梦境总是那么地缠绵悱恻,让人难以忘怀。
- 遥望西山:远远地望着西山,表达了一种对远方的向往和感慨。
- 诗人吟眺:诗人在这里指的是敦敏本人,他常常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 近何如:这里的“近”可以理解为“怎样”或“如何”,表达了对当前生活状态的疑惑和反思。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在城西的一个安静角落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诗中的景物描绘细腻,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魅力。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