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岁之寒,何处求芳草。
又不见,松之乔,青青复矫矫。
天地本无心,万物贵其真。
直干壮山岳,秀色无等伦。
饱历冰与霜,千年方未已。
拥护天阙高且坚,迥干春风碧云里。
诗句:
君不见,岁之寒,何处求芳草。
又不见,松之乔,青青复矫矫。
译文:
君可见,岁月如寒冬,何处能寻得那芬芳的草木?
又可见,苍翠的松树矗立于高山之巅,青翠挺拔,不畏寒冷。
天地本无情感,万物贵其真实。
笔直的树干支撑着山岳,其秀丽之态无与伦比。
饱经风霜的洗礼,历经千年仍不衰败。
拥护天庭之高远且坚贞,枝干傲然挺立在春风中碧云之上。
赏析:
这首诗以“苍松怪石图题诗”为名,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感慨。首句“君不见,岁之寒,何处求芳草。”直接开篇提问,引发读者思考,引出接下来对岁月无情、自然之美的主题。
第二句“又不见,松之乔,青青复矫矫。”进一步描绘了松树的形象,既体现了松树不畏严寒的特点,也表达了对松树生命力的赞赏。
第三句“天地本无心,万物贵其真。”则提出了一个哲学性的问题,即天地之间并无主观情感,而万物都应保持其真实性。这是对整个自然界的一种深刻理解。
接下来的四句分别从不同角度描述了大自然的美。“直干壮山岳,秀色无等伦。”通过“直干”和“秀色”两个关键词,突出了松树的独特之处。接着“饱历冰与霜,千年方未已。”则是从时间的角度,强调了松树经受住岁月考验的坚韧。最后,“拥护天阙高且坚,迥干春风碧云里。”则描绘了松树在天空中的姿态,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
这首诗通过对苍松怪石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以及对自然生命力的一种敬畏之心。同时,这首诗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