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蕖与草本诸花似觉稍异,然有根无树,一岁一生,其性同也。谱云:“产于水者曰草芙蓉,产于陆者曰旱莲。”则谓非草本不得矣。予夏季倚此为命者,非故效颦于茂叔而袭成说于前人也,以芙蕖之可人,其事不一而足,请备述之。
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芙蕖则不然: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飖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徂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这首诗描绘了芙蕖(荷花)的生长过程和美丽特性。诗中首先指出芙蕖与草本花略有不同,它虽无树而一年一熟,但其本质与其他植物相似。接着,诗人提到芙蕖的别名“旱莲”及“水芙蓉”,说明其生长环境的不同。最后,诗人以芙蕖在夏季的美景作结,表达了对芙蕖的喜爱之情。
译文:芙蕖与草本花略有所不同,但有根无树,一年一熟,本质相同。谱书上说:“产于水上的称为草芙蓉,产于陆地上的称为旱莲。”这说明芙蕖并非草本植物。我夏天倚此为命,并非刻意模仿陶渊明或遵循前人说法,而是欣赏芙蕖的美好。芙蕖的事情多种多样,值得一述。
注释:芙蕖:荷花;芙蕖与草本花略有所不同:指与草本花相比,荷花有其特殊之处;然有根无树,一岁一生,其性同也:指尽管没有树,却一年一熟,与其它植物一样具有周期性;产于水者曰草芙蓉,产于陆者曰旱莲:指荷花有水生和陆生的两种类型;非故效颦于茂叔而袭成说于前人也:意指不刻意模仿他人,而是真实地表达对荷花的喜爱;菡萏成花:指荷花盛开时;亭亭独立:指荷花高高的、直立的样子;翠叶:形容荷叶的颜色鲜绿;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意指即使到了秋天,荷花依然生机勃勃,没有凋谢。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赞美荷花的诗歌。诗人通过对芙蕖的描述,展现了荷花的美丽和顽强生命力,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欣赏之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诗人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美丽的荷塘之中,让人仿佛置身于夏日的阳光下,感受到那份清新、宁静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