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对辱,喜对忧,夜宴对春游。燕关对楚水,蜀犬对吴牛。茶敌睡,酒消愁,青眼对白头。马迁修史记,孔子作春秋。适兴子猷常泛棹,思归王粲强登楼。窗下佳人,妆罢重将金插鬓;筵前舞妓,曲终还要锦缠头。
唇对齿,角对头,策马对骑牛。毫尖对笔底,绮阁对雕镂。杨柳岸,荻芦洲,语燕对啼鸠。客乘金络马,人泛木兰舟。绿野耕夫春举耜,碧池渔父晚垂钩。波浪千层,喜见蛟龙得水;云霄万里,惊看雕鹗横秋。
庵对寺,殿对楼,酒艇对渔舟。金龙对彩凤,豮豕对童牛。王郎帽,苏子裘,四季对三秋。峰峦扶地秀,江汉接天流。一湾绿水渔村小,万里青山佛寺幽。龙马呈河,羲皇阐微而画卦;神龟出洛,禹王取法以陈畴。
诗句
- 荣对辱,喜对忧,夜宴对春游。
- 燕关对楚水,蜀犬对吴牛。
- 茶敌睡,酒消愁,青眼对白头。
- 马迁修史记,孔子作春秋。
- 适兴子猷常泛棹,思归王粲强登楼。
- 窗下佳人,妆罢重将金插鬓;筵前舞妓,曲终还要锦缠头。
- 唇对齿,角对头,策马对骑牛。
- 毫尖对笔底,绮阁对雕镂。
- 杨柳岸,荻芦洲,语燕对啼鸠。
- 客乘金络马,人泛木兰舟。
- 绿野耕夫春举耜,碧池渔父晚垂钩。
- 波浪千层,喜见蛟龙得水;云霄万里,惊看雕鹗横秋。
- 庵对寺,殿对楼,酒艇对渔舟。
- 金龙对彩凤,豮豕对童牛。
- 王郎帽,苏子裘,四季对三秋。
- 峰峦扶地秀,江汉接天流。
- 一湾绿水渔村小,万里青山佛寺幽。
- 龙马呈河,羲皇阐微而画卦;神龟出洛,禹王取法以陈畴。
译文
荣光与屈辱,喜悦与忧愁,夜晚的宴会与春天的出游。
燕子飞过燕山,鱼儿跃过楚水的波涛,四川的狗和浙江的水牛一样温顺。
茶叶能解乏,酒能消愁闷,青色的眼睛和白色的胡子相对应。骑马奔驰如同策马奔腾,挥动长鞭驱赶牛儿前行。
司马迁编纂《史记》记录历史,孔子撰写《春秋》阐释经世之道。
适意畅游的人经常泛舟江边,思念故乡的人努力登上高楼。
窗外美丽的女子,打扮完毕又重新插上金色的发簪;筵前的歌女,演奏完一曲后还要得到锦缎缠头。
嘴唇对牙齿,角对头,骑着马的人对坐着牛的人。
毛尖对笔端,华丽的阁楼与雕刻精美的房屋相对应。
在杨柳岸边,荻芦洲边,鸟儿对话和鸣叫相映成趣。
客人乘坐金饰马络头的骏马,人们泛着木兰花的小船游玩。
绿色的田野上耕作的人们正在春日里播种,碧水中垂钓的老翁在傍晚时划船捕鱼。
大浪千层万叠,喜见蛟龙在水中得其所;云霄万里高远,惊见雕鹰在秋季展翅高飞。
庵对着寺庙,楼对着楼阁,酒船上的渔船对着水上的木船。
金黄色的龙和五彩斑斓的凤相对应,肥壮的小猪和年幼的水牛相互对比。
王郎帽,苏子裘,四季相对应三个季节。
山峰环绕土地秀丽,江河流淌连接天空。
一条弯弯的小河,像渔村一样静谧;远处连绵的山脉如同佛寺一样宁静深远。
龙马呈现河水之生机,伏羲氏在河边绘制八卦图;神龟从洛水出来,大禹王用它来指导农业。
赏析
本诗是声律启蒙系列中“下卷十一尤”的部分内容。通过押韵、对仗等文学手法描绘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景象。诗中的“荣对辱”、“喜对忧”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积极乐观精神;“燕关对楚水”、“蜀犬对吴牛”则展示了地理环境和人文风俗的差异性。
诗中多次使用了动物形象,如“鱼跃过楚水的波涛”、“牛儿向前行”,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生动性和形象感,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自然界的观察和感受。
整首诗结构紧凑,意境宏大,通过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描绘传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哲理思考,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