稼轩中秋饮酒达旦,用《天问》体作《木兰花慢》以送月,曰:“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景东头。”词人想象,直悟月轮绕地之理,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悟。

稼轩中秋饮酒达旦,用《天问》体作《木兰花慢》以送月。曰:“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景东头。”

词人想象,直悟月轮绕地之理,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悟。

【注释】

《天问》:屈原作的一首长诗,提出许多问题。

“可怜”句:说今夕的月亮该到什么地方去了,怎么这样悠悠荡荡。

“是别有”两句:说别的人间地方,那里才看到月亮升起,而这边(这里指作者自己)才见到月亮西下。

“光景”二句:说月光照射的地方向东边。

【赏析】

此词上片由写景起笔。开头三句描写了中秋佳节,词人的饮酒赏月之情。

过片后五句,则运用想象来写月之运行,与前文的描写遥相呼应,形成一个完整的月圆月缺的画面。

下两首写对宇宙的探索精神。

全词意境清幽,构思奇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