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戌晨起,四山朝气排闼送青,爽人心目。寺居万木中间,西南其户。早饭后,东林僧如升告归。老僧眉生伴我行。二里,至芦林,有佛屋,当太乙峰西麓。清泉一笕,葭菼苍苍,令人坐山林而发江湖之想。东望五老,南望汉阳、上霄诸峰,突兀趁人。五六里,至万松坪。

铃冈岭在万松坪隔岸,与九叠诸峰相连,趾尽于土目湖。《归宗寺志》推为主山,五老、紫霄皆从此分枝。

午后,留行李于万松僧舍,亟欲往观三叠泉。而此间居僧如麋鹿,不肯为向导。仍强眉生同行。沿涧而行,草树蒙翳。路穷则涉水,已复登岸。目之所接,愈入愈奇。孤根耸拔,有石踞其顶,昂首垂耳,张吻而下饮者,犀牛峰也。龙蛇蜿蜒,雷霆砰击者,九叠谷也。自绿水潭而下,怪石凌乱,绝壁俯临,两岸无路。北涯斗坡,若有人迹,可容半足,侧身而上,仅乃得过。老僧不能从矣。计此去大梁津当不远。忽遇担柴而至者,询以三叠泉路,答云距此尚远。会日已衔山,遂寻旧路返,以告眉生。眉生云自一线天北望三叠泉不过半里,乃知为樵夫所绐。盖此泉虽见于太白诗,至南宋始著。朱子从南康迁浙东提举,去后方知之,集中《与黄商伯、陈成和诸君书》惓惓以不见新瀑为恨。我何人斯,游览之迹敢祈胜先贤邪?

庐山纪游    
甲戌晨起,四山朝气排闼送青,爽人心目。寺居万木中间,西南其户。早饭后,东林僧如升告归。老僧眉生伴我行。二里,至芦林,有佛屋,当太乙峰西麓。清泉一笕,葭菼苍苍,令人坐山林而发江湖之想。东望五老,南望汉阳、上霄诸峰,突兀趁人。五六里,至万松坪。铃冈岭在万松坪隔岸,与九叠诸峰相连,趾尽于土目湖。《归宗寺志》推为主山,五老、紫霄皆从此分枝。午后,留行李于万松僧舍,亟欲往观三叠泉。而此间居僧如麋鹿,不肯为向导。仍强眉生同行。沿涧而行,草树蒙翳。路穷则涉水,已复登岸。目之所接,愈入愈奇。孤根耸拔,有石踞其顶,昂首垂耳,张吻而下饮者,犀牛峰也。龙蛇蜿蜒,雷霆砰击者,九叠谷也。自绿水潭而下,怪石凌乱,绝壁俯临,两岸无路。北涯斗坡,若有人迹,可容半足,侧身而上,仅乃得过。老僧不能从矣。计此去大梁津当不远。忽遇担柴而至者,询以三叠泉路,答云距此尚远。会日已衔山,遂寻旧路返,以告眉生。眉生云自一线天北望三叠泉不过半里,乃知为樵夫所绐。盖此泉虽见于太白诗,至南宋始著。朱子从南康迁浙东提举,去后方知之,集中《与黄商伯、陈成和诸君书》惓惓以不见新瀑为恨。我何人斯,游览之迹敢祈胜先贤邪?    
    
注释说明:    
- 甲戌:指甲戌日早晨。    
- 四山:四周的山脉。    
- 朝气:早晨的清新气息。    
- 万木中间:形容树木众多,繁茂。    
- 西南:门朝向西南方。    
- 饭(早饭):早餐。    
- 东林僧如升:指的是东林寺的僧人如升。    
- 眉生:这里指作者的老友或同伴。    
- 二里:走了两里路。    
- 芦林:位于某地的一片芦苇地。    
- 佛屋:佛教建筑。    
- 土目湖:地名。    
- 铃冈岭:地名,位于万松坪对面。    
- 主山:《归宗寺志》中认为的主峰。    
- 五老、紫霄:山峰名称,与主山相连。    
- 午:中午时分。    
- 万松僧舍:万松庵的僧舍。    
- 三叠泉:一处著名的瀑布群。    
- 太乙峰西麓:太乙峰的西麓。    
- 清泉一笕:清澈的水流形成一条小溪。    
- 太乙峰:一座山峰的名称。    
- 九叠诸峰:多座山峰。    
- 土目湖:《归宗寺志》中提到的主要湖泊之一。    
- 铃冈岭:位于万松坪对面的一座小山。    
- 五老:指五个山峰。    
- 紫霄:另一座山峰的名称。    
- 万松坪:地名,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    
- 归宗寺志》:一种文献,对景点有详细记载。    
- 万松庵:位于万松坪旁的寺庙。    
- 太乙峰:一座著名的山峰,名字来源于道教中的太乙神。    
- 九叠诸峰:多个山峰的组合。    
- 太白诗:唐朝著名诗人李白的作品。    
- 一线天:形容山势险峻的小路。    
- 南康:宋代的一个地名。    
- 浙东提举:官职名,管理浙江东部地区的官员。    
- 太白诗:唐代著名诗人杜甫作品《秋兴八首》的一部分。    
- 朱子:朱熹,南宋时期的重要思想家和教育家。    
- 南宋:《宋史》中的一个朝代名称。    
- 青山:此处指庐山的山峦。    
- 游览之迹:游览的经历和足迹。    
- 胜先贤:胜过历史上的先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