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斋中交手,未得再见。接手书,义笃而辞质,虽古之为交者岂有过哉。苞从事朋游,间近十年,心事臭味相同,知其深处,有如吾兄者乎!

出都门,运舟南浮,去离风沙尘埃之苦,耳目开涤;又违膝下色养久,得归省视,颇忘其身之贱贫。独念二三友朋乖隔异地,会合不可以期,梦中时时见兄与褐甫抵掌,今故酣嬉笑呼,觉而怛然增离索之恨。

苞以十月下旬至家,留八日,便饥驱宣、歙间。入泾河,路见左右高峰刺天,水清泠见底,崖岩参差万叠,风云往还,古木、奇藤、修篁郁盘有生气,聚落居人貌甚闲暇,团念古者庄周、陶潜之徒,逍遥纵脱,岩居而川观,无一事系其心。天地日月山川之精,浸灌胸臆以郁其奇,故其父亲皆肖以出。使苞于此间得一亩之宫、数顷之田耕且养,穷经而著书,肋中豁然,不为外物侵乱,其所成就,未必遂后于古人。乃终岁仆仆向人索衣食,或山行水宿,颠顿怵迫,或胥易技系束缚于尘事,不能一日宽闲其身心。君子固穷,不畏其身辛苦憔悴,诚恐神智滑昏,学殖荒落,抱无穷之志而卒事不成也。

这首诗是王苞写给朋友的一封信,表达了他与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的前两句描述了他们见面时的情景。他们曾在斋中交手,没有机会再次相见。收到朋友的信后,王苞感到义笃而辞质,表示他们的感情真挚而诚恳,这在古代的交往中也是难能可贵的。接着,他提到了自己和朋友的志趣相同,如心事臭味相同,知道他们的内心深处有如他哥哥一样的人。

诗的后两句描述了离开都门、运舟南浮的经历。他告别了风沙尘埃之苦,耳目开涤;同时也想念着久违的家人,归家看望父母时也不忘自己的地位卑贱贫穷,深感离别之恨。然而,他的朋友们被分隔在不同的地区,无法团聚,这让王苞常常梦见他们在一起玩耍,醒来却倍感离索之恨。

诗的最后两句描述了他回到家乡后的生活。他在泾河附近度过了八天,然后便匆匆赶去宣、歙两地。进入泾河后,他看到了左右高峰刺天,水清泠见底,崖岩参差万叠,风云往还。这里的古木、奇藤、修篁郁盘有生气,聚落居人的面貌十分闲暇。王苞想象着庄子、陶潜等人逍遥纵脱的样子,岩居而川观,不为外物所侵扰。他感慨自己的父亲都被描绘成这样,如果在这里能有一个一亩之宫、数顷之田耕种并养家糊口,穷经而著书,他的心胸豁然开朗,不被外物所侵扰,那么他的成就未必会低于古人。然而,他却终年奔波向人索求衣食,或山行水宿,颠顿怵迫,或胥易技系束缚于尘事,不能有一天轻松身心。王苞担心自己固穷不畏身辛苦憔悴,只怕神智滑昏,学殖荒落,抱着无穷的志向却最终未能成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