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莫患乎散,尤莫病于结。散则贯注不下,结则摆脱不开。古人作书,于联络处见章法,于洒落处见意境。右军书转左侧右,变化迷离,所谓状若断而复连,势如斜而反正者,妙于离合故也。欧、虞、褚、薛各得其秘,而欧书尤为显露,其要在从谨严得森挺,从密栗得疏朗,或行或楷,必左右揖让,倜傥权奇,戈戟铦锐,物象生动,自成一家风骨。史称其人貌丑而颖悟,观其书信然!学者得其一鳞片甲,由唐入晋,自有门径矣。
字有九宫,分行布白是也。右军黄庭经、乐毅论,欧阳率更醴泉铭、千字文,皆九宫之最准者,其要不外斗笋接缝,八面皆满,字内无短缺处,字外无长出处,总归平直中正,无他谬巧也。
字有解数,大旨在逆,逆则紧,逆则劲,缩者伸之势,郁者畅之机,而又须因迟见速,寓巧于拙,取圆于方。狐疑不决,病在馁。剽急不留,病在滑。得笔须随,失笔须救,细参消息,斯为得之。
临池管见
字莫患乎散,尤莫病于结。散则贯注不下,结则摆脱不开。古人作书,于联络处见章法,于洒落处见意境。右军书转左侧右,变化迷离,所谓状若断而复连,势如斜而反正者,妙于离合故也。欧、虞、褚、薛各得其秘,而欧书尤为显露,其要在从谨严得森挺,从密栗得疏朗,或行或楷,必左右揖让,倜傥权奇,戈戟铦锐,物象生动,自成一家风骨。史称其人貌丑而颖悟,观其书信然!学者得其一鳞片甲,由唐入晋,自有门径矣。
解析:
这首诗主要讲述了书法的笔法和章法。作者提到,写字的时候不要担心字体过于松散,也不要害怕字体过于紧凑,关键是要能够自如地控制笔画的走向。古人作书,注重的是字与字之间的联系,以及字与整体布局的关系。右军的书法以变化多端、迷离曲折著称,他的作品就像是断裂后又连接起来,倾斜后又恢复正常一样,这就是他在书写技巧上的一种精妙之处。欧、虞、褚、薛等人各自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而欧书则更为突出。他的书写风格严谨而又不失潇洒,或者行书或者楷书,都能做到左右逢源,不拘一格。他的字迹中充满了生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骨。史称他相貌丑陋却聪明过人,这也许就是他书信给人的印象吧。学习他的人如果能学到其中的一二,那么就能从唐朝入门到晋代,找到自己的路子了。
译文:
字有九宫,分行布白是也。右军黄庭经、乐毅论,欧阳率更醴泉铭、千字文,皆九宫之最准者,其要不外斗笋接缝,八面皆满,字内无短缺处,字外无长出处,总归平直中正,无他谬巧也。
解析:
这段话主要是在讲述书法中的九宫格布局。九宫格是一种传统的书法布局方法,它通过将纸张划分为九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有对应的位置来放置文字。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书法家更好地控制每一笔的位置和方向,使得整个作品看起来更加整齐有序。
右军黄庭经、乐毅论,欧阳率更醴泉铭、千字文,皆九宫之最准者,其要不外斗笋接缝,八面皆满,字内无短缺处,字外无长出处,总归平直中正,无他谬巧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右军(王羲之)写的黄庭经、乐毅论等都是九宫格布局的最典范的作品,他们的主要特点是通过斗笋和接缝的方法来保证每一个部分都能均匀分布,使得整个作品看起来既平整又中正。没有其他的巧妙之处。
赏析:
这首诗虽然简短,但包含了丰富的书法知识和理论。通过对古代书法家的分析和赞美,展现了书法艺术的魅力和深邃。同时,它也鼓励人们去深入探索和学习书法,以达到自我提升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