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过园林暑气偏,繁星多上晚来天。
渐沉远翠峰峰淡,初长繁阴树树圆。
萤火一星沿岸草,蛙声十里出山泉。
新诗未必能谐俗,解事人稀莫浪传。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下面将逐句进行解读和注释,最后附上赏析。
次实君溪边步月韵(第一句):
雨过园林暑气偏,繁星多上晚来天。
渐沉远翠峰峰淡,初长繁阴树树圆。
萤火一星沿岸草,蛙声十里出山泉。
新诗未必能谐俗,解事人稀莫浪传。
译文:
雨后园林的暑气稍减,繁星点点,在傍晚的天空中更加明亮。渐入夜深,远处的翠绿山峦变得朦胧,而近处的林木也显得圆润有光。沿岸草丛中的萤火虫闪烁着微小的光芒,远处山泉水潺潺流淌。新诗不一定能迎合世俗之音,懂得人情世故的人很少,所以不要轻易传播。
注释:
- 雨过园林暑气偏:雨后园中的气温稍微降了一些。
- 繁星多上晚来天:晚上天空中的星星特别多。
- 渐沉远翠峰峰淡:夜色渐浓,远山的轮廓开始变得模糊。
- 初长繁阴树树圆:树木在夜色中显得更加茂密,树干呈现出圆形的轮廓。
- 萤火一星沿岸草,蛙声十里出山泉:萤火虫在草丛中闪烁,蛙声从十里之外传来。
- 新诗未必能谐俗,解事人稀莫浪传:新写的诗歌不一定能够符合世俗的喜好,懂得人情世故的人很少,所以不要轻易传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的夜晚,作者在溪边漫步赏月的情景。首句描绘了雨后园林的清新与宁静,以及夜空中繁星的璀璨。接着,诗人通过描写夜晚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界的赞美和感慨。
接下来的诗句进一步展现了夜晚的美丽与神秘。诗人用“渐沉远翠峰峰淡”来形容夜色中远山的轮廓逐渐变得模糊;“初长繁阴树树圆”则描绘了树木在夜色中变得更加茂密,树干呈现出圆形的轮廓。这些细腻的描写,使得整个夜晚的画面变得更加生动和立体。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与感慨。诗人通过对萤火虫和蛙声的描述,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喜爱。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社会现象的看法,认为那些懂得人情世故的人很少,因此不要轻易传播自己的作品,以免被误解或误传。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成功地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夜晚景象,并通过对自然的描绘,抒发了诗人的情感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