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气不同,油然浩然。
要其盘旋,总在笔先。
汤汤来潮,缕缕腾烟。
有馀物于,物自浮焉。
如其客气,冉猛必颠。
无万里风,莫乘海船。
这首诗品《续诗品·理气》是唐代文学家、诗人白居易所作,出自其著作《白氏长庆集》。这首诗主要探讨了气的概念及其在自然现象中的表现。下面将逐句对这首诗进行解读:
吹气不同,油然浩然。
要其盘旋,总在笔先。
汤汤来潮,缕缕腾烟。
有馀物于,物自浮焉。
如其客气,冉猛必颠。
无万里风,莫乘海船。
诗句释义:
“吹气不同,油然浩然”:不同的气流形成不同的气象,但它们都具有浩然之气(指气势宏大)的特点。
“要其盘旋,总在笔先”:形容气的运动轨迹盘旋曲折,总是先行于文字或形象的描绘。
“汤汤来潮,缕缕腾烟”:描述水流或风势浩荡,水汽升腾,如同烟雾一样弥漫。
“有馀物于,物自浮焉”:这里指的是自然界中的物体,由于气的推动,它们会漂浮在空中。
“如其客气,冉猛必颠”:比喻如果外来的气很强大,那么它的影响就会使人感到不安和动荡。
“无万里风,莫乘海船”:如果没有强大的风力,就不适合乘船远行。
译文:
不同的气流形成了不同的气象;
这些气都有宏大之势;
它们的运动轨迹是盘旋曲折的;
它们总是先行于文字或形象的描绘;
水流和风势浩荡,水汽上升,仿佛烟雾一般弥漫;
自然界的物体因为气的推动而浮起;
如果外来的气很强大,就会令人感到不安甚至动摇;
如果没有强风,则不能乘船远行。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唐代诗人对于自然现象的理解。白居易通过描绘气的不同表现和影响,表达了他对自然力量的认识和感悟。诗中的“吹气”、“盘旋”、“腾烟”等词语生动地描绘了气的运动状态,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自然的宏伟与壮丽。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事物变化的敏锐观察和深刻理解。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诗人的自然观照,也反映了他的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