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议见公之大,提刑或偶见公之政,二帝三王归想象;
降调为世所钦,革职当亦为世所谅,亲家儿女各嘘欷。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为明代文学家、思想家李攀龙。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以及对自己政治生涯的感慨。
诗的开头两句“戏题余肇康落职联”意为“我戏谑地题写余肇康落职的对联”。这里的“参议见公之大”指的是作者对余肇康的敬仰之情,他看到余肇康的才华和大度,不禁感叹他的风采。
“提刑或偶见公之政”则表达了作者对余肇康在任期间政绩的看法。他认为余肇康在任期间所展现的政治才能和政绩值得世人钦慕。
“二帝三王归想象”则是对历史人物的一种赞美。在这里,“二帝三王”指的是古代的皇帝和诸侯,而“归想象”则表示他们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人们心中的典范。
“降调为世所钦,革职当亦为世所谅”是作者对于自己政治生涯的感慨。他认为自己虽然被降职,但这也是被世人所理解的,因为他的正直和清廉得到了人们的尊重。
“亲家儿女各嘘欷”则是对家人的牵挂和思念。在这里,“亲家儿女”指的是作者的家人,而“嘘欷”则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关心和担忧。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述和对自己政治生涯的反思,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崇高的道德情操,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家人的深深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