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路九秋高,驱毂振缨,桂子香时来日下;
客怀三月远,停杯剪烛,木棉红处话波罗。
【注释】:
云路:指仕途,也指高远的路途。
桂子:桂树所结果实,这里代指科举及第。
木棉红:指木棉开花,这里指春天。
波罗:梵语“波罗蜜”的音译,是佛教名词,意译为到达彼岸的意思。
【赏析】:
《北京番禺会馆联》是清代诗人袁枚所作的一首对联。该诗以写景为主,借景抒情。
上联首句“云路九秋高”,即在秋天的高处,有如云的路一般高远,用“高”来形容,表现出诗人的雄心壮志。次句“驱毂振缨”,意为驱使着车马,挥动着帽子,表示他正在积极投身于仕途,追求功名,这体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三、四两句“桂子香时来日下”,意思是桂树的花香飘散在太阳下山之后,暗示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向往。
下联首句“客怀三月远”,即在春天的时候,有如远方的客人一样思念故乡。次句“停杯剪烛”,意为停杯持烛,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五、六两句“木棉红处话波罗”,木棉花开的时候,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这时的诗人仿佛来到了佛国,与那里的人们一起谈论佛法,表现了他对佛教的敬仰之情。
全诗通过描绘诗人在官场和佛国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和对佛家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