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骨嶒崚,吃豆吃麸兼吃草;
车声历碌,拉人拉客不拉钱。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鉴赏与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整体感知内容大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所给信息筛选出诗句中的关键语句,并结合重点词句分析其表达效果。此题要求“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这是一道考查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试题。考生应首先理解诗歌的内容,然后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最后进行赏析。此诗写马厩联。前两句是说马厩里的马儿吃食不挑肥瘦,吃草不吃草料。后两句写车夫拉车不图钱,只为赶路。全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了车夫、马儿的形象。
【答案】
示例一:译文及注释:
马骨嶙峋,吃豆吃麸又吃草;
车轮滚动,拉人拉客却不用钱。
译文:
马骨嶙峋不平正,吃着豆子麸子又吃青草;
车轮滚滚不停息,拉着客人又不用付钱。
注释:
辚辚(línlín):马行走的声音。
枥(lì):马槽。
騑(chōu):快跑。
蹜屝(tǎnɡkuò):马奔跑的样子。
煻煄(yán):热气蒸腾的样子。
鞿(huái):套在车上的缰绳。
赏析:
这首诗描写一个车夫赶车的情景。诗人通过夸张的修辞手法,赋予马和车以人的情态和心理。首句中的“马骨”用“嶒崚”来形容,突出了马骨骼的粗糙不平,表现了马的坚韧不拔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次句“吃豆吃麸又吃草”,将马比作了勤劳的劳动者。三、四句则把车夫比作“马”:“车声历碌”,“轮滚不息”,而车夫却“拉人不拉钱”,充分体现了劳动者为社会创造财富的无私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