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臬篆两绾鹾纲,看如许头衔,作福作威,贞干以前真能干;
降同知再任县丞,竟倒持手版,逾趋逾下,豫生从此不聊生。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第一句:“权臬篆两绾鹾纲”,这里的“权臬”指的是掌握权力的官员,而“篆”则是指官员的印章。“两绾鹾纲”意味着这两个官员(指权臬和篆)共同掌管盐政。这里表达了对许贞干的赞赏,因为他之前在担任这些职务时表现出色。
第二句:“看如许头衔,作福作威”,这里用“看”字表示观察,“作福作威”则是形容他过去能够给下属带来好处和威严。这句也是对许贞干过去的功绩的肯定。
第三句:“贞干以前真能干”,直接点明了许贞干以前的工作能力。
第四句:“降同知再任县丞”,这里的“降同知”指的是由较高级别的官职降至较低职位,“再任县丞”则是再次被任命为县级官员。这两句描述了许贞干官职上的变动。
第五句:“竟倒持手版,逾趋逾下”,这里使用了夸张的手法来形容许贞干的官场行为。”倒持手版”意味着颠倒了正常的顺序,”逾趋逾下”则是形容他在官场上的行为变得越来越卑下。这句话是对许贞干的官场行为的批评。
第六句:“豫生从此不聊生”,这里的“豫生”可能是指许贞干自己或者他人,“不聊生”是形容生活变得艰难。这句话表达了因为许贞干的官场行为而导致其他人生活的困苦。
接下来是这首诗的译文:
权臬和篆官共同掌管着盐政的大权,看那许贞干曾经担任这样的高位,曾经为百姓造福,曾经让下属敬畏。然而现在,他却被降职为同知,再次被任命为县丞,竟然颠倒了手中的权利,行为变得越来越卑下。这让许贞干的昔日风光成为往事,而现在他的生活也因此变得艰难。
注释:
- “权臬”:指有权有势的人。
- “篆”:古代官员使用的印章。
- “绾”:掌管、控制的意思。
- “作福作威”:意为能够给下属带来好处和威严。
- “贞干”:此处指许贞干。
- “同知”:清代地方官的职称之一,低于知府。
- “县丞”:清代地方官的职称之一,低于知县。
- “豫生”:这里可能是诗人自指或他人,暗指许贞干。
- “聊生”:意为勉强维持生计。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许贞干官职变迁的描述,反映了当时官场的一些现实问题。诗中通过对比许贞干过去的成就与现在的困境,表达了诗人对官场腐败和权力滥用的不满。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官员道德品质和能力的双重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