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也荣亦死也哀,数中西当代耆英,惟俾士麦差堪并美;
有贤父乃成贤子,作沧海横流砥柱,继李文忠只此一人。
【注释】
生也荣,死亦哀:活着时光荣,死后也使人悲哀。
数中西当代耆英:在西方和东方各国当代的贤人之中。
惟俾士麦差堪并美:只有俾斯麦可以与他们并驾齐驱。
有贤父乃成贤子:有了贤良的父亲才能成为贤能的儿子。
作沧海横流砥柱:在大海汹涌澎湃时,作为中流的礁石,使波涛不致掀翻。
【赏析】
此首七言律诗,是挽李文忠的祭文,也是对李鸿章一生的颂扬。诗的起句“生也荣,死亦哀”,是对这位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爱国者和外交家的评价。他一生功勋卓著,但晚年却因为政治上的失误而受到排挤和攻击,最后落得个悲壮的结局。
颔联两句“数中西当代耆英,惟俾士麦差堪并美”,则是对李鸿章一生功业的高度评价。他在中、西方各国之间担任过重要的职务,为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利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是他在甲午战争中的表现,更是赢得了国内外的广泛赞誉。
颈联两句“有贤父乃成贤子,作沧海横流砥柱”,则是赞颂李鸿章的人格和精神风貌。他的父亲是一位贤良之人,他继承父志,成为了一位杰出的儿子。在国家危难之际,他能够挺身而出,为国家的利益和民族的尊严而奋斗不息。这种坚毅不屈的精神品质,就像一座座屹立在狂风巨浪中的礁石一样,让国家能够安然度过危机。
尾联两句“继李文忠只此一人”,是诗人对李鸿章一生成就的高度概括。在众多的历史人物中,能够像李文忠那样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的人并不多见。而李鸿章不仅有着卓越的军事才能,还有着深厚的文化素养和高尚的品质。他用自己的一生证明了,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就能够创造出辉煌的业绩。
这首诗通过对李鸿章生平事迹的赞颂,表达了作者对他深深的敬仰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晚清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的政治形势和人们对英雄人物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