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寿考,媲美郭汾阳,五戒是前生,自合三生兼福慧;
兜率海山,送归白太傅,九旬虚一度,未能两度宴恩荣。
【注释】
挽盛康联:这是一首悼念诗人盛康的挽词,盛康字子升,号云门山人,元末明初文学家、书法家。郭汾阳:唐代名相郭子仪。郭子仪是唐肃宗的舅舅,因战功显赫被封为汾阳郡王,故称郭汾阳。五戒:佛教戒规,指五条戒律: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三生:佛教用语,指前世、此生和来世。兜率天:佛教四大菩萨之一弥勒菩萨修行成道后居住的地方,在须弥山南。白太傅:即晋代尚书令顾恺之。曾以画《洛神赋图》闻名。宴恩荣:享受皇帝的恩赐和荣誉。
【赏析】
这首诗是悼念盛康的挽词。盛康是元末明初著名文学家,与杨维桢、高则诚并称“三友”,他的文学成就很高,有《云门集》。盛氏家族在元朝时已显贵,但到了明代,盛康却屡试不中,终老于家乡。盛康一生贫贱潦倒,而其诗文才华则得到当时文人的高度评价,如杨维桢就曾称赞他:“文采风流,天下无两”。盛康死后,他的亲友们写了许多悼念他的文章,这首挽词便是其中之一。
诗的上半句用郭子仪比盛康。郭子仪是唐朝名将,封汾阳郡王,因此人们称他郭汾阳。盛康也是一位有才学的人,所以作者说他可以与郭子仪相比。“五戒”是佛教戒规,指五条戒律: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是佛家的戒律,也可以说是儒家的戒律。“自合三生兼福慧”则是作者对于盛康的赞美之辞。“三生”是指前生、今生和来世,这是佛教的信仰。作者认为盛康既有深厚的福德,又具备智慧,所以他能够超越生死轮回。
下半句用弥勒菩萨比盛康。弥勒是佛教中的未来世尊,他在释迦牟尼佛之后出世,在娑婆世界传教,普度众生。弥勒在人间修行了长达九百年,最后才成正觉。《弥勒经》中说弥勒菩萨将在成正觉之前三次下生到人间,为众生造福。“九旬虚一度”是佛教中的一句偈语,意思是说弥勒菩萨已经度过了九百年的时间,但是还差一次就完成了这个周期。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盛康虽然生前未能享受到皇帝的恩惠和荣誉,但是在成佛之前,他有机会享受这些待遇。
整首诗表达了对盛康的怀念之情。作者通过对比郭子仪和弥勒菩萨的形象,赞扬了盛康的德行和智慧。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了作者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盛康不幸遭遇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