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惊海内,诗酒满天涯,二十年湖上勾留,身去名存,除却欧苏无此福;
薄宦感焦桐,佳人悲锦瑟,七千里蜀中怅望,才丰命啬,剧怜李杜亦终穷。

【注释】

1、文章惊海内:指汪仲洋的文章惊动了全国。

2、诗酒满天涯:指汪仲洋的诗酒传遍了天下。

3、二十年湖上勾留:二十年中在湖上逗留,没有离开。

4、除却欧苏无此福:除去欧阳修、苏轼之外,再也没有这样的人了。

5、薄宦感焦桐:薄官之职令人感慨。

6、佳人悲锦瑟:美丽的人哀叹自己的命运。

7、七千里蜀中怅望:蜀地(今四川一带)七千里远,心中充满惆怅。

8、才丰命啬:才华出众但命运不佳。

9、剧怜李杜亦终穷:非常同情李白和杜甫一样最终穷困潦倒。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汪仲洋写的挽联之一。汪仲洋是一位文学家兼画家,曾以诗文书画闻名于时,可惜英年早逝,令人扼腕痛惜。

上联“文章惊海内”赞颂了汪仲洋的文才之高。下联“诗酒满天涯”则是对其豪迈情怀的赞美。两句一扬一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对汪仲洋才情和人格的高度评价。

颔联“二十年湖上勾留,身去名存,除却欧苏无此福”,则进一步描述了汪仲洋的一生。他虽身处江湖,但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追求。这里的“欧苏”指的是欧阳修和苏轼两位大文豪。他们都是当时文坛的巨擘,而汪仲洋能够超越他们的成就,实属难得。因此,他被誉为“除却欧苏无此福”,意即除了他们之外,再无他人能有此殊荣。这句诗也表达了作者对汪仲洋的敬佩之情。

接下来的诗句“薄宦感焦桐,佳人悲锦瑟”,则是对汪仲洋人生际遇的写照。他虽然官职卑微,但却有着过人的才华和品格,这使得他在官场上备受冷落。同时,他又是一位深情厚意的诗人,他的诗歌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然而,命运却对他如此不公,使他陷入了困境。这些诗句都表达了作者对汪仲洋的同情和惋惜之情。

最后两句“七千里蜀中怅望,才丰命啬,剧怜李杜亦终穷”则是对汪仲洋命运的总结和感慨。他虽然才华横溢,却命运多舛,最终走向了穷困的境地。这里的“李杜”指的是唐朝诗人李白和杜甫。他们都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文学巨匠,而汪仲洋却未能享受到他们的荣光。这不禁让人感慨万分,对于汪仲洋这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人们感到无比的惋惜和痛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