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高乎众意岂满;泽及于人功不虚。
【注释】:
集争坐位帖字联:指文人墨客之间因座位问题发生的争执。业高乎众意岂满,意思是学问、事业比众人都高,难道还不能满足?业高,学业、成就高于众人;乎,表反问的语助词;众意,众人的意愿;岂,表疑问;满,满足。泽及于人功不虚,意思是恩惠惠及于人,自己的努力和功绩不是没有的(虚:虚假)。泽,恩惠;及,惠及;人,指别人;功,努力;不虚,不是虚假。
【赏析】:
《集争坐位帖字联》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咏物来抒发作者的情感。诗中“业高乎众意岂满”,“业高”即学识渊博,才华出众;“众意”,指众人的想法或意见。整句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学识渊博、才华出众的话,那么他一定能够满足大家的心愿,而不会有什么遗憾。接着诗人又写到“泽及于人功不虚”,“泽及于人”意为恩惠普济天下,“功不虚”即功劳不会白费。整句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能够恩惠普济天下,那么他的努力和功绩就不会是虚度的。整首诗以咏物起兴,借咏“坐位帖字联”这一物品,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态度:无论学识多高、能力多大,只要为社会作出贡献,就没有什么可以遗憾的。
诗中通过咏物来抒情,是中国古代诗歌常用的手法。咏物抒情,就是通过对事物或景象的描写来寄寓自己的感情,表达自己的志向或愿望。这种手法在古代诗词中十分常见,而且效果很好。咏物抒情,不仅可以使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感情,还可以使读者更加深刻地领会诗人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