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闻故实太常寺,蝶寿三百犹有加。
衔玉皇之明诏,视台阁犹烟霞。
不闻愿见不许见,矧闻飞入太常家。
本朝太常五百辈,意者公其飞仙之身耶。
仙人正人事一贯,天上岂有仙奸邪。
所以公立朝人不识,仙灵识公非诬夸。
慰此蹇蹇,其来衙衙。
感德辉而下,上助灵思之纷挐。
我闻此事,就公求茶。
道𦦨十丈,不敌童心一车。
鸾漂凤泊咄咄发,空喟云情烟想寸寸凌幽遐。
人生吉祥缥渺罕并有,何必中秋儿女睹璧月之流华。
玉皇使者识我否,寓园亦在城之涯。
幽夏灵气怒百倍,相思迟汝五出红梨花。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绘太常寺中的仙蝶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官场中虚伪现象的不满和对清廉正直品质的追求。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太常仙蝶歌(丁亥)    
恭闻故实太常寺,蝶寿三百犹有加。    
  • 诗句大意:我听说太常寺以前有个故事,蝴蝶寿命可以达到三百年,甚至更长。
  • 注释:太常寺是古代皇家机构之一,传说中有关于蝴蝶的故事流传。
衔玉皇之明诏,视台阁犹烟霞。    
  • 诗句大意:蝴蝶嘴里衔着玉皇大帝的诏书,看台阁就像烟雾中的彩霞般美丽。
  • 注释:这里的“玉皇”指的是天帝,而“诏”是帝王的命令或指示。
不闻愿见不许见,矧闻飞入太常家。    
  • 诗句大意:没有人愿意见到,但听说它飞进了太常寺。
  • 注释:这里的“矧”是连词,表示递进,意思是更。
本朝太常五百辈,意者公其飞仙之身耶。    
  • 诗句大意:这个朝代太常寺有五百个僧人,难道他们是准备成仙吗?
  • 注释:这里的“五百辈”指的是太常寺里的僧人们。
仙人正人事一贯,天上岂有仙奸邪。    
  • 诗句大意:仙人处理事物总是一贯的,天上哪里会有仙家奸邪?
  • 注释:这里的“一贯”指的是始终如一,没有变通。
所以公立朝人不识,仙灵识公非诬夸。    
  • 诗句大意:所以朝廷上的人并不认识你,只有仙人能够识别你,这不是在诽谤。
  • 注释:这里的“公”指的是太常寺的僧人。
慰此蹇蹇,其来衙衙。    
  • 诗句大意:安慰这些艰难困苦,他们的到来就像衙门的官吏一样勤快。
  • 注释:这里的“蹇蹇”形容困难的处境,而“衙衙”则形容官员们忙碌的样子。
感德辉而下,上助灵思之纷挐。    
  • 诗句大意:感受到你的美德,它像光芒一样向下照耀,帮助我的思绪纷杂。
  • 注释:这里的“德”指的是品德,“辉”是指光辉。
我闻此事,就公求茶。    
  • 诗句大意:我听说这件事,就来求你喝茶。
  • 注释:这里的“就”指的是拜访,“茶”通常指茶水或者茶叶。
道𦦦十丈,不敌童心一车。    
  • 诗句大意:即使距离有十丈远,也比不上孩子们纯真的心一车的距离。
  • 注释:这里的“道𦦦”指的是距离,而“童心”则是比喻孩子们的纯真之心。
鸾漂凤泊咄咄发,空喟云情烟想寸寸凌幽遐。    
  • 诗句大意:鸾鸟和凤凰飘浮不定,令人感叹云的情和烟的意,每一点都超越遥远的空间。
  • 注释:这里的“鸾漂凤泊”指的是鸾鸟和凤凰飞翔不定的样子。而“凌幽遐”则意味着超越了遥远的空间。
人生吉祥缥渺罕并有,何必中秋儿女睹璧月之流华。    
  • 诗句大意:人生中的美好如同缥缈的云烟一般难得拥有,为何要等到中秋节时才让子女观赏月亮的美丽呢?

  • 注释:这里的“吉祥”指的是美好的事物或愿望,“流华”则是形容美丽的月光。而“何必”则是指为什么需要到特定的时候才能欣赏到美好的事物。

  • 赏析:这首诗虽然篇幅不长,但是寓意深刻,通过咏物的方式反映了作者对官场腐败、世态炎凉的批评以及对清廉正直品质的追求。诗中的蝴蝶象征着美好和纯洁,而诗人通过描写蝴蝶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于这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比和反问的方式,揭示了官场上的虚伪和腐败现象,使得整首诗歌充满了深刻的社会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