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刘皆世太史氏,公乃崛起孤根中。
公才什伯古太史,曰邦有献献有宗。
英文钜武郁浩汹,天图地碣森巃嵷。
贱子不文复不达,愧彼后哲称程龚。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丙戌年所作,原题名为《祭程大理墓》,是一首悼念亡友的七言绝句。以下是对该诗逐句的释义:

  1. 姬刘皆世太史氏,公乃崛起孤根中。
    注释:这里的“姬刘”指的是古代的史学家族,而作者的朋友程大理则像一棵孤独的树苗从这个家族中崭露头角。”孤根中”暗示了程大理虽然出身于一个有历史的家族,却独自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2. 公才什伯古太史,曰邦有献献有宗。
    注释:“才什伯”表示才华出众,与古代的太史(史官)相比肩;而“曰邦有献献有宗”意味着他的工作对国家和社会都有贡献,如同古代的太史一样重要。

  3. 英文钜武郁浩汹,天图地碣森巃嵷。
    注释:“英文”可能是指西方的文献或知识,“钜武”可能是形容其著作或思想的力量巨大如武库之巨;“郁浩汹”形容其作品内容深沉且充满力量;“天图地碣”则形容程大理的著作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如同天书和地下铭文般珍贵。

  4. 贱子不文复不达,愧彼后哲称程龚。
    注释:“贱子”指作者自己,谦逊地认为自己没有才华;“不文”指缺乏文采,没有高深的文学造诣;“不达”指不通世务,不能理解世事变化;“愧彼后哲称程龚”意指他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使得后人能够称颂程大理及其家族的杰出成就。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程大理与其家族的辉煌传统,突出了程大理个人的卓越才能和对社会的贡献。诗中运用了许多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将程大理比作孤独的大树、将他的才华和成就比作历史的重量、以及用天图地碣来形容其著作的重要性。同时,诗中也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才能的谦虚以及对程大理的敬仰之情。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是对程大理个人成就的赞美,也是对其家族传统的传承和发扬,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