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荈一卮,五百学士偷文词。
暮酒一杓,四七辨士记厓略。
长眉写书小史云,主人者谁,入亦无姝,出亦无车。
一史致词,出无车,迷不知东街与西街,怀中堕出西海图。
入无姝,但见瑶琴愔愔,红烛华都。
主人中夜起弹琴,对烛神踟蹰。
邻宅大夫,私问奴星。
主人者谁,朝诵圣贤文,夕诵圣贤文。
奴言从主人,一纪有馀。
主人朝癯夕腴,夕腴朝又癯。
尚不见主人之眉发美与丑,惟闻喃喃呢呢朝诵贝叶文,夕诵贝叶文。
比来长安,出亦无车,入亦无姝。
日籍酒三五六斤,苦荈亦三斤,长安无客不踏主人门。
客称主人人一喙,不知主人谁喜谁所瞋。
岁星在前奴在后,又闻昨夜宅神巷鬼言,包山老龙,馋不得归,谭破长安万张口。
万张口,奴皆闻之,奴能算天九、算地九。
能使梭化龙而雷飞,石赴波而海走。
【注释】
朝荈一卮,五百学士偷文词:早上喝一碗茶后,有五百名学士开始在诗坛上争夺文采。
入亦无姝,出亦无车:进去时没有美女相伴,出来时也没有马车相随。
主人者谁,入亦无姝,出亦无车:这主人到底是谁?进去时没有美女相伴,出来时也没有马车相随。
主人中夜起弹琴,对烛神踟蹰:这主人半夜起来弹琴,对着月光迟疑不决。
邻宅大夫,私问奴星:住在隔壁的大夫偷偷地问我的星座。
主人者谁,朝诵圣贤文,夕诵圣贤文:这主人到底是谁?早上诵读圣贤的书,晚上也诵读圣贤的书。
奴言从主人,一纪有馀:我说跟随主人,已经一年多了。
主人朝癯夕腴,夕腴朝又癯:主人早上瘦弱,晚上却肥壮,而晚上肥壮的时候,早上又变得消瘦。
尚不见主人之眉发美与丑,惟闻喃喃呢呢朝诵贝叶文,夕诵贝叶文:但还没有看见主人的美与丑,只听到他喃喃地说着念诵《贝叶》之类的经书的声音,早晨和晚上都在诵读。
比来长安,出亦无车,入亦无姝:近来到了长安,出来时没有马车相随,进去时也没有美女相伴。
曰籍酒三五六斤,苦荈亦三斤:每天要饮酒三五六斤,苦苦地啜饮着茶也喝了三斤。
日籍酒三五六斤,苦荈亦三斤:每天要喝酒三五六斤,苦苦地啜饮着茶也喝了三斤。
长安无客不踏主人门:长安的客人没有一个不踏进主人家的门。
客称主人人一喙,不知主人谁喜谁所瞋:客人称赞主人的一句话就足以让他高兴一整天,不知道是哪一个喜欢哪一个生气。
岁星在前奴在后,又闻昨夜宅神巷鬼言:岁星在前面,我在后面,又听到昨天晚上宅神和巷鬼说的话。
包山老龙,馋不得归,谭破长安万张口:被一条叫包山的老龙馋得无法回家,最后使得长安的万人空巷。
万张口:指长安城中议论纷纷的人很多。
奴皆闻之:我都听到了这些言论。
奴能算天九、算地九:我能计算天上和地下的九数。
能使梭化龙而雷飞,石赴波而海走:能让蚕丝变成龙而飞上天,让石头掉进波涛里而沉没海底。
【赏析】
此诗为辛巳年(公元861年)诗人李商隐创作的咏史诗。此诗以诙谐的口吻,描写了一个穷酸文人与一个富贵人家的交往,通过这个交往反映了当时社会上的一些现象。诗中通过写这位文人与富贵人家交往的整个过程,表现了富贵人家的豪华气派以及文人的贫酸形象。
首联“朝荈一卮,五百学士偷文词”二句,写学士们聚集在一起吟诗作对。“朝荈一卮”,即指早上喝的茶水。“五百”是一个虚数,形容学士们很多。他们聚在一起,争先恐后地抢着发表自己的诗文。“五十”是虚数,这里用以夸张学士们的多。“偷文词”是说他们争相发表诗文,互相抄袭对方的诗句,窃取别人的才情。“暮酒一杓”,意思是傍晚饮酒一杯(杓)。“四七辨士记厓略”,四七位辩士(或谓辩士指僧人,此处当指文人)记录下朝廷的大纲。这里借写学士们聚会的情况,暗含着讽刺的意思。“主人者谁”以下四句,写学士们争相攀附权贵,以求得他们的赏识。“主人者谁”,即主人是谁。“主人者”,指的是权贵之家的主人。“入亦无姝,出亦无车”,意思是进去时没有美女相伴,出来时也没有马车相随。“入”字是虚指,意谓自己虽去拜访权贵之家,却没有美女陪伴;“出”字也是虚指,意谓即使权贵之家主人出来迎接自己,也没有马车相随。这两句是比喻权贵之家主人身份高贵而又清贫。
中间部分写诗人对权贵之家主人的赞美及对其生活状况的关注。“长眉写书小史云”,写诗人对权贵之家主人的赞美。“小史”,指掌管文书的小官。“长眉”,是说权贵之家主人的眉毛很长,表示其尊贵的身份。“主人者谁”,意思是主人是谁?“入亦无姝”,意思是进入时没有美女相伴。“出亦无车”,意思是出来时也没有马车相随。“一史致词”,是说有一次诗人向权贵之家的主人致词。“出无车”,意谓出来时没有马车相随,“迷不知东街与西街”,“迷不知”,意思是迷失方向,分不清东西南北。“怀中堕出西海图”,意谓不知不觉中从怀里掉落出一张西海地图。
“入无姝”,意思是进去时没有美女相伴,“但见瑶琴愔愔”,意思是只是看到瑶琴静静地在那里演奏,而不知其乐音如何。“红烛华都”,意思是红色的蜡烛燃得十分旺盛。“主人中夜起弹琴”,写诗人在深夜中被主人弹琴声惊醒。“对烛神踟蹰。”意思是面对烛火神情犹豫踌躇。“邻宅大夫”,是说住在邻居家的一位大夫。“私问奴星”,意思是私下询问我的星辰。
以上六句主要写诗人与权贵之家主人的交往情况及诗人的感受。“主人中夜起弹琴,对烛神踟蹰。”“邻宅大夫,私问奴星。”二句则直接描写了权贵之家主人的生活状态。“主人中夜起弹琴”,是说他半夜起来弹奏琴曲,“对烛神踟蹰”是说在烛光下神情犹豫踌躇。“邻宅大夫”是说居住在邻近地方的一个大夫。“私问奴星”,是说私下里询问我的星座。这两句诗表面上是在说权贵之家主人的生活状态及其对音乐艺术的兴趣,实际上却隐含着对权贵之家主人地位的讽刺。
末六句写诗人对权贵之家主人的评价及对其行为的反应。“主人者谁”以下四句,写权贵之家主人的形象。“主人者谁”是说主人是谁?“朝诵圣贤文,夕诵圣贤文”是说他早上诵读圣贤的书,晚上也诵读圣贤的书。“奴言从主人,一纪有馀”,是我听从主人的话,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主人朝癯夕腴”意思是早晨瘦弱,晚上却肥壮。“夕腴朝又癯”,意思是晚上肥壮,早晨又消瘦。这几句诗写出了权贵之家主人一天之内的精神状态变化及其对生活的态度。“尚不见主人之眉发美与丑”,意思是还看不见主人的美与丑。“惟闻喃喃呢呢朝诵贝叶文”,意思是只能听见他在清晨诵读《贝叶经》的声音。“夕诵贝叶文”,是说他在晚上也诵读《贝叶经》。“比来长安”以下四句,写诗人对权贵之家主人的评价及对其行为的态度。“比来长安”,意思是最近来到长安。“出亦无车”,意思是出来时没有马车相随。“入亦无姝”,意思是进去时也没有美女相伴。“日籍酒三五六斤,苦荈亦三斤”,意思是每天要饮酒三五六斤,苦苦地啜饮着茶也喝了三斤。“长安无客不踏主人门”意思是长安的客人没有一个不踏进主人家的门。“客称主人人一喙,不知主人谁喜谁所嗔”,意思是客人称赞主人的一个词,却不知这是哪一个人喜欢哪一个人生气。“岁星在前奴在后,又闻昨夜宅神巷鬼言”。这几句诗写诗人在长安的所见所闻。“岁星在前奴在后,又闻昨夜宅神巷鬼言”,“岁星”是指木星。“前”是虚指,意即在前方;“奴在后”是实指,即我在其后。“又闻昨夜宅神巷鬼言”是说又听到昨晚巷里的鬼神说……“包山老龙馋不得归”意思是被一条叫做包山的老龙馋得无法回家,最后使得长安的万人空巷。“万张口:指长安城中议论纷纷的人很多。“奴皆闻之:我已经听到了这些言论。这两句是写诗人耳闻目睹的长安城中人们的议论。这两句是全篇的关键所在,它揭示了诗人创作这首诗的目的——揭露权贵者的骄横跋扈、奢侈荒淫和百姓的困苦不堪。
此诗运用大量的典故和成语,使诗歌显得典雅华丽,同时也增加了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