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退两无依,悲来恐速老。
愁魂中夜驰,不如起为道。
枯庵有一士,长贫颜色好。
避人偕访之,一觌永相保。

我们逐句解读这首诗:

  1. 进退两无依,悲来恐速老:这句表达了诗人在人生路上进退维谷的困境和内心的悲伤。”进退两无依”暗示了诗人处于一种无法前进或退缩的境地,感到无所依靠;”悲来恐速老”则表达了对年华流逝的恐惧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2. 愁魂中夜驰,不如起为道:这里描绘了诗人在深夜时分,忧愁如影随形,心中充满了迷茫和痛苦。他宁愿选择离开这种状态,追求精神上的觉醒。”起为道”指的是寻求精神上的觉悟或提升。

  3. 枯庵有一士,长贫颜色好:这里的”枯庵”可能象征着孤独或是简朴的生活状态。而”有一士”则表明在这个简陋的环境中,依然能保持一种高洁的品质或精神。”长贫颜色好”意味着尽管生活贫困,但内心依然保持着美好的品质。

  4. 避人偕访之,一觌永相保:这句诗描述了诗人与朋友一同去拜访一位隐士的行为。”避人”可能指避开世俗的纷扰。”偕访之”说明是和朋友一起去。”一觌永相保”则表达了这次见面将会带来长久的友谊,甚至可能在这次会面后,两人之间建立了一种深厚的关系。

接下来是译文:

进退两无依,悲来恐速老。愁魂中夜驰,不如起为道。
枯庵有一士,长贫颜色好。避人偕访之,一觌永相保。

注释:

  • 进退两无依:形容处境艰难,无论是前进还是后退都没有依靠。
  • 悲来恐速老:担心悲痛的情绪会使自己过早衰老。
  • 愁魂中夜驰:夜晚的忧愁像灵魂一样在脑海中奔腾。
  • 不如起为道:建议放弃目前的困境,寻求精神上的解脱或觉醒。
  • 枯庵有一士:描述一个住在简陋庵堂里的隐士。
  • 长贫颜色好:虽然生活贫困,但依然保持乐观的心态。
  • 避人偕访之:避免与人交往,独自去找那位隐士探访。
  • 一觌永相保:表示这次短暂的见面可能会带来长久的友谊或影响。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在困境中的挣扎和对精神追求的渴望。它反映了人生的无奈和对美好品质的追求,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生活的哲学思考。通过对孤独、贫穷、精神状态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人生真谛的探求和对友情的重视。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优美的文字,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