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将改礼闱徵,养士犹传十四陵。
板荡人材科目重,蓁芜文体史家凭。
朱衣点过无光气,淡墨堆中有废兴。
资格未高沧海换,半为义士半为僧。
诗句解析
天心将改礼闱徵,养士犹传十四陵。
翻译: 天心将改变,礼仪之门即将开启,培养人才的制度仍然在流传着。
板荡人材科目重,蓁芜文体史家凭。
翻译: 动荡时局下,人才辈出,考试制度依然重要,历史学者们依靠这些材料。
朱衣点过无光气,淡墨堆中有废兴。
翻译: 穿着红色官服的人(科举考官)走过,没有威严和权威;用墨水堆成的山(考试试卷),有时兴盛,有时衰败。
资格未高沧海换,半为义士半为僧。
翻译: 资格尚浅的人被时代变迁所淘汰,一半成为义士,一半成为僧人。
译文对照
第一首:
天心将变,礼闱征召,士人仍以培养为主。
动荡年代,人才辈出,考试制度依旧重要。
红衣官员走过,权威不再,试卷或兴或废。
第二首:
地位未显之人,如同沧海一粟般易逝,
一半是义士,一半为僧侣。
赏析
这两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科举制度的批评与反思。第一首通过“天心将改”等词句表达了作者对时代变迁的无奈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第二首则更具体地描绘了科举制度下的名利场,揭示了其中的不公与虚伪。两首诗虽风格不同,但共同之处在于都透露出作者对于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理解和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