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者端风教,猗欤彰往心。
应从泗水远,一溯二泉深。
草没尚书宅,风清修竹林。
超然遗像肃,苍翠玉森森。

【诗句注释】

使者:指朝廷使臣。端风教,端正的教化。猗欤(yī yú):叹美声词。彰往心:显示过去的心情。应从泗水远:应顺着泗水远行。溯:逆流而上。二泉深:指二泉书院。草没尚书宅:尚书是古代官名,尚书宅就是尚书的官邸。风清修竹林:修竹林是宋代著名书院,这里指二泉书院。超然遗像肃:超然指超脱世俗、高风亮节,遗像是孔子的画像。苍翠玉森森:形容树木茂盛青翠,森森是指树木丛生的样子。

【译文】

朝廷使臣端庄地施行教化,令人赞叹的是他心中过去的情怀。应该沿着泗水的流域远行,去探寻深深的二泉书院。二泉书院的草已淹没了官邸,修竹林在清风中更加清新。书院里孔子的塑像庄严肃穆,树木苍翠郁郁葱葱,犹如玉树般森森。

【赏析】

此诗首句点明题旨,说明诗人因张公重葺二泉书院而作诗感怀之意。颔联写张公重葺二泉书院,诗人随同前往,并感叹自己与孔子相隔甚远。颈联描写张公修复后二泉书院的景象,“尚书”代指孔子,“草没官邸”,暗含孔子被后世遗忘,只有他的学说和思想依然流传千古;“修竹”则象征张公的德行高洁。尾联写二泉书院孔子塑像庄严肃穆,树木苍翠,如同玉石一样茂密。整首诗通过描写张公重葺二泉书院这一历史事件,表达了诗人对张公功德的赞美之情,以及对自己未能追随张公学习、报效祖国的遗憾和感慨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