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论何由判怨恩,说诗宁许别清浑。
向来泥巷苔生榻,别后霜楹月上轩。
一卷名山馀鬼瞰,几家华屋系生存。
桂丛蛩语西风急,尽扫巢痕乱屐痕。

注释:

杂感二首 其一

定论何由判怨恩,说诗宁许别清浑。

向来泥巷苔生榻,别后霜楹月上轩。

一卷名山馀鬼瞰,几家华屋系生存。

桂丛蛩语西风急,尽扫巢痕乱屐痕。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变迁和人情冷暖的感慨。

“定论何由判怨恩,说诗宁许别清浑。”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是非的判断和对于诗歌创作的自由态度。他认为,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是否值得赞扬或谴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人性复杂多变,很难有一个明确的答案。至于诗歌创作,他主张应该保持一定的自由度,不必过于拘泥于某种清浊之分。

“向来泥巷苔生榻,别后霜楹月上轩。”这两句诗描绘了离别前后的场景。在分离之前,诗人曾经居住在一条狭窄的巷子里,那里的墙壁上长满了青苔。而在分别之后,他搬进了一座华丽的房屋,那里有明亮的月光洒在窗台上。这种变化反映了生活的变迁和个人心境的变化。

“一卷名山馀鬼瞰,几家华屋系生存。”这两句诗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关注。他认为,那些生活在名山大川的人,可能已经超越了世俗的束缚,而那些居住在华丽宅院的人,则可能还在为生活奔波劳碌。这种对比揭示了人生的不同境遇和价值观念的差异。

“桂丛蛩语西风急,尽扫巢痕乱屐痕。”这两句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诗人的感受。在秋风中,桂花丛中的秋虫鸣叫声愈发急促,它们的声音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痛苦。诗人也感受到了离别的痛苦,于是他开始清理自己走过的地方,希望将过去的痕迹全部抹去。这种情感表达反映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