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岳儒宗,紫峰介节,芥子文章,先哲具遗型,好向传书寻坠绪;
金台日暮,易水风寒,江村亭古,奇踪欣一遇,欲偕多士涤尘襟。

【注释】

乾岳:指山名,即中岳嵩山。

紫峰:指山峰,在河南登封县西北。

芥子文章:比喻学问小如芥子。

好向传书寻坠绪:意谓好向古人的著作中去寻求前人的遗绪。

金台:指代洛阳。

易水:古河名,发源于河北省易县西部,流贯定兴、安新等地。

江村亭:指位于河北定兴县境内的古建筑——江村驿亭。

涤尘襟:洗涤心灵上的尘埃。

【赏析】

此为乾隆年间诗人张玉良所作的《定兴河阳书院联》。

上联首句点题:“乾岳儒宗”,以“乾岳”指代中岳嵩山,突出了嵩山的地位,是儒家学者的宗师。第二句点景:“紫峰介节”,以“紫峰”指代山峰,突出了嵩山的特点。第三句写人:用“芥子文章”形容文章之小,意在表明学问之大,与“先哲具遗型”相呼应。第四句点事:用“传书寻坠绪”来表达对前人遗业的珍视和追求,意在表明自己志向高远。

下联首句点题:“金台日暮”,以“金台”指代洛阳,突出了洛阳的历史地位和文化成就。第二句点景:“易水风寒”,以“易水”指代河北易县的一条河流,突出了易水的特点。第三句写人:“江村亭古”,用“江村亭”来代表当地的一处景点。第四句点事:“奇踪欣一遇”,用“奇踪”表达对历史遗迹的珍惜和喜爱,同时暗含自己对历史的敬仰之情;最后一句点情:“欲偕多士涤尘襟”,表示想与众多志同道合的人共同探讨和研究学问,以期达到洗涤心灵、净化思想的目的。

整首楹联既描绘出了嵩山的壮丽景色,又表达了作者对先贤遗业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学问的追求之意。其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堪称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