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月疏星玉漏残,平明策马过邯郸。
南来故国依稀认,西去云山次第看。
鸿爪已留千里迹,鸡声还带五更寒。
缘何来借仙人枕,为怕深宵梦不安。

【解析】

本诗为送别之作。首联写诗人清晨骑马出发,天已破晓;颔联写诗人行至邯郸时,南来的故国依稀可辨,西去的云山次第可见;颈联写诗人在旅途中偶见鸿爪,听到鸡叫,想到自己此行的目的和归期;尾联写诗人因害怕夜晚不能成眠而特意向友人借来仙人枕,希望借助仙人枕使自己安然入梦,以消除旅途的不安。

【答案】

译文:

清晨,斜月疏星,玉漏残滴,平明策马过邯郸。南来的故乡隐约可见,向西望去云山连绵不绝。鸿雁的脚迹已经印下千里的踪迹,鸡声还带着五更的寒意。为何要借仙人枕?只怕深夜不能安眠。赏析:

全诗四句,前两句写诗人清晨出发,天已破晓;后两句写诗人行至邯郸时,南来的故乡依稀可辨,西去的云山次第可见。这两句看似平常,却有深意。“依稀”“次第”这两个词语,把读者带入了一幅画面,让人仿佛看到诗人一路行来,沿途所见景色的变化。

第三联是说诗人在旅途中偶见鸿爪,听到鸡叫,想到自己此行的目的和归期。这里运用典故,暗寓着诗人对前途命运的担忧和对友情的珍视。

尾联写诗人因害怕夜晚不能成眠而特意向友人借来仙人枕,希望借助仙人枕使自己安然入梦,以消除旅途的不安。这是诗人对自己行程的担心以及他与朋友依依不舍的心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