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井两梧桐,相传避暑宫。
瑶台三十六,处处与天通。
宝镜留明月,妆楼闭彩虹。
美人化双燕,飞去五湖东。
吴宫
金井两梧桐,相传避暑宫。
瑶台三十六,处处与天通。
宝镜留明月,妆楼闭彩虹。
美人化双燕,飞去五湖东。
译文:
在吴宫的金井旁有两棵梧桐树,传说这里是古代皇帝避暑的地方。
瑶台高耸直上三十六层,每一层都与天空相连。
宝镜中留有明亮的月光,楼上装饰华丽却只能看到彩虹。
美女们化作了成对的燕子,飞向遥远的五湖东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吴宫中的美丽景象和宫女们的凄美命运。诗中的“吴宫”指的是古代吴国的皇宫,诗人通过描写金井、梧桐、瑶台等元素,展示了皇宫的华丽与神秘。同时,诗人通过“相传避暑宫”一句,暗示了皇宫中曾经发生过的美好时光,也为下文的转折做好了铺垫。
在第二句“瑶台三十六,处处与天通。”中,诗人通过夸张手法,将瑶台上的宫殿描述得如同仙境一般,每一层的宫殿都与天空相连,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这种描绘方式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瑶台之上,感受到宫殿的壮丽和神秘。
第三句“宝镜留明月,妆楼闭彩虹。”则运用了一种象征性的表达方式。宝镜中留有明亮的月亮,意味着宫中的美女们仍然保持着清纯和高贵;而楼上的装饰华丽却只能看到彩虹,则暗示了她们的命运已经无法挽回,只能在梦中追寻那段美好时光。这种表达方式既富有诗意,又充满了哀愁,为全诗增添了一抹淡淡的哀伤色彩。
最后两句“美人化双燕,飞去五湖东。”则是全诗的情感升华。诗人通过将美女们化作成对的燕子,飞向遥远的五湖东边,表达了对她们不幸命运的深深同情和哀悼。这种表现手法既是一种艺术上的创新,也成功地传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吴宫美景的描绘和对宫女命运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沉思和对人生的思考。它既展现了古代宫廷的繁华与美丽,又揭示了人性的复杂与无常。这种既具艺术性又有深度的诗歌,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