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檐晴霁散风鸦,节近天中景物加。
半盏香醪沉艾叶,一株高柳当榴花。
软尘怕逐天街马,幽梦时听水阁蛙。
此际西陂无那好,只思踏浪舞鱼叉。
【注释】长安:唐代都城,即今西安。午日:农历正午,指端午。诸同人:指和诗人一起的友人。宋牧仲:诗人的朋友。村居:在乡村居住。即事:就眼前景物而作诗。雪桥:指诗人家乡的雪桥。郢子:诗人的朋友名。二诗韵:指宋牧仲写的《雪桥吊郢子》一诗的韵脚。
【赏析】这首七律是诗人在端午佳节与同人聚会时,有感而发之作。
首联“午檐晴霁散风鸦,节近天中景物加”。午檐晴霁,天气晴朗,阳光明媚。风鸦:风中的乌鸦。这里用“雨”来代指阴天,因为“雨”和“鸦”谐音。“物”指景物,指天空的景物。“加”,这里是增添的意思。此句的意思是,中午时分,晴空万里,阳光明媚。天气晴朗,风中停歇着的乌鸦,增添了节日的气氛。
颔联“半盏香醪沉艾叶,一株高柳当榴花”。这是诗人对端午节风俗的描写。艾叶:艾草,端午节用来驱邪避毒的一种香料。高柳:高大的柳树。“高柳”指的是高耸入云的树木,这里指柳树。“榴花”:石榴花开时颜色鲜艳如火,所以用“榴花”来代指石榴。此句的意思是,我端着一碗热酒,酒里飘着艾叶的香味。旁边生长着一棵高大的柳树,它像一把伞遮挡着夏天的烈日。
颈联“软尘怕逐天街马,幽梦时闻水阁蛙”。这是诗人对端午节习俗的另一番描绘。软尘:轻细的尘土。天街:京城的街道。“时闻”指经常听到的意思。水阁:水上的楼阁。“蛙”,此处指青蛙叫声。此句的意思是,路上的尘土被马蹄激起,好像害怕追赶什么似的,而我的幽静的梦境常常被水中楼阁里的青蛙叫声所打扰。
尾联“此际西陂无那好,只思踏浪舞鱼叉”。这是诗人对端午节习俗的进一步描绘。西陂:西面的池岸。这一句的意思是,此时此刻,没有比西畔池边的景色更好了。我想象自己能像古代的英雄一样,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舞动着鱼叉,勇往直前。
这首诗通过写诗人与友人相聚,在端午佳节共度时光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于传统节日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