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乃隐语,不闻附子脍。
迤逦入东南,山泽形神枯。
黄沙蚀颜面,疮痍生肌肤。
果然带山下,梦觉逢精庐。
佛香飘院落,有客苍髯须。
询知旧乡里,惊喜立坐隅。
寻声犹识得,精神相感孚。
父子抱持哭,泪落千僧徒。
殷勤劝还乡,缁林戒行李。
入门见老妻,毁颜已暮齿。
新妇洁盘餐,为翁具甘旨。
至行格天地,和气浃乡里。
高曾遗矩矱,子孙遍朱紫。
至今道旁人,齐歌王孝子。

王孝子诗

当归乃隐语,不闻附子脍。

迤逦入东南,山泽形神枯。

黄沙蚀颜面,疮痍生肌肤。

果然带山下,梦觉逢精庐。

佛香飘院落,有客苍髯须。

询知旧乡里,惊喜立坐隅。

寻声犹识得,精神相感孚。

父子抱持哭,泪落千僧徒。

殷勤劝还乡,缁林戒行李。

入门见老妻,毁颜已暮齿。

新妇洁盘餐,为翁具甘旨。

至行格天地,和气浃乡里。

高曾遗矩矱,子孙遍朱紫。

至今道旁人,齐歌王孝子。

注释:

  1. 当归乃隐语:这里的“归”指的是回到家乡,“当归”则是回家的隐语。
  2. 不闻附子脍:没有听到有关附子(一种中药材)的烹饪方法或味道。
  3. 迤逦入东南:曲折向南延伸的道路。
  4. 山泽形神枯:山泽中的动植物因干旱而枯萎。形容荒废、荒凉的景象。
  5. 黄沙蚀颜面,疮痍生肌肤:黄沙侵蚀了面容和皮肤,留下了伤痕。
  6. 果然带山下:果然带着山脚下的意味。
  7. 梦觉逢精庐:醒来时发现自己来到了一座寺庙或精庐(修行的地方)。
  8. 佛香飘院落:佛教的香气弥漫在庭院中。
  9. 有客苍髯须:有一位客人,他的胡须很灰白。
  10. 询知旧乡里:询问得知故乡的情况。
  11. 惊喜立坐隅:感到惊喜的同时,立刻坐下来。
  12. 精神相感孚:精神上产生了共鸣和信任。
  13. 父子抱持哭:父子两人抱着哭泣。
  14. 泪落千僧徒:泪水洒落在无数僧人身上。
  15. 殷勤劝还乡:热情地劝告人们回归故乡。
  16. 缁林戒行李:在缁林(指佛教寺院)中戒掉行李。
  17. 入门见老妻:回到家见到妻子时,她已经年迈。
  18. 毁颜已暮齿:脸上的皱纹已经满是岁月的痕迹。
  19. 新妇洁盘餐:新进门的妻子准备了干净的饭菜。
  20. 至行格天地:最高的德行能够感动天地。
  21. 和气浃乡里:和睦的气息渗透到了每个家庭和邻里之间。
  22. 高曾遗矩矱:祖先们留下的准则或规范。
  23. 子孙遍朱紫:子孙后代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24. 至今道旁人,齐歌王孝子:直到今天,还有人在谈论王孝子的事迹,一起歌唱王孝子的故事。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比喻,展现了王孝子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亲人的深情厚意。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人物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亲情的热爱和怀念。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性的赞美。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