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名为《王孝子》。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和赏析: 诗句注释与翻译: 1. 丁徭日繁重,闾户多逃亡。(丁徭:指徭役;闾户:指居民家。) - 注释:由于繁重的劳役,许多家庭不得不离开家园。 - 译文:沉重的劳役使许多家庭的门扉关闭。 2. 文安王氏子,飘泊辞故乡。(文安王氏:指文安王的儿子;飘泊:流浪漂泊;辞:告别。) - 注释:王氏之子四处流浪,告别故乡。
【解析】 此诗是作者与友人宋牧仲的酬唱之作。宋牧仲在扬州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时写了《秋日广陵杂兴八首》,诗人和其酬唱了其中的第七首。全诗紧扣题目“次韵”和“和”,写自己对友人赠诗的感怀,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瓦盆送酒隔篱闻,银蜡裁诗剩五分。 译文:你送来一瓦盆酒,隔着篱笆我听到;你写的诗用银蜡纸剪成一半。 赏析: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为起承句,交代诗人收到诗后,隔着篱笆听到了送来的酒
【注释】长安:唐代都城,即今西安。午日:农历正午,指端午。诸同人:指和诗人一起的友人。宋牧仲:诗人的朋友。村居:在乡村居住。即事:就眼前景物而作诗。雪桥:指诗人家乡的雪桥。郢子:诗人的朋友名。二诗韵:指宋牧仲写的《雪桥吊郢子》一诗的韵脚。 【赏析】这首七律是诗人在端午佳节与同人聚会时,有感而发之作。 首联“午檐晴霁散风鸦,节近天中景物加”。午檐晴霁,天气晴朗,阳光明媚。风鸦:风中的乌鸦
袁术 公路浦前白日昏,千重骇浪犹腾奔。 袁曹昔时争战地,秋原尚作黄云屯。 兄弟阋墙事堪叹,术也仇绍翻结瓒。 谬算适足羞先公,强云图谶天所赞。 里谣谁记当涂高,僣号不闻阎象谏。 符命之说诚荒唐,当车有臂疑螳螂。 江淮冻饥士卒死,宫中日夜为荒亡。 蛾眉皓齿竞害宠,冯家小女悲悬梁。 灊山之败所自致,江亭奔窜如亡羊。 堆床十斛仅麦屑,一勺入口无蜜浆。 当时割据意何取,离离满目悲禾黍。 我来袁浦为吊古
【注释】 1. 韩孟:指唐代著名诗人韩愈和孟郊。二人皆以诗才著称。云龙日夕依,故山猿鹤久相违:韩孟在吴地(今苏州)时,与顾嗣宗为友。韩孟曾作《送顾嗣宗序》,称顾嗣宗为“云龙”。此诗首联即点明顾嗣宗的归隐,也暗含了韩孟的归隐之意。 2. 诸葛: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真名士:真君子或真正的名士。 3. 江东:泛指长江下游一带。江东大布衣:意谓顾嗣宗是江东人。 4. 吴地烟岚应入梦,楚天鸥鹭渐忘机
乐春园后景清幽,岩畔孙登啸不休。 小圃偶寻风蛱蝶,空庭闲听雨班鸠。 龙鳞肯向松闲老,鸿爪曾看雪上留。 问讯前时乌獬廌,青沙白水意悠悠。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乐春园后院景色清幽,山边孙登高歌长啸不停歇。 偶然间在小圃里寻找蝴蝶,空庭中悠闲地听着斑鸠的叫声。 龙鳞难道愿意在松树间老去,鸿爪曾经见证过雪花上的停留。 请问您以前遇到的乌獬豸,它现在是否依然守护着青沙白水? 注释: 1. 乐春园
【注释】 《送经一还朝序》作于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当时作者已任中书舍人。诗人在送别朋友时,既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钦赞,也流露出自己怀才不遇、有志未得施展的感慨。 “先叠前韵二首寄怀”,是说前面已经写过两首诗,寄托了对经一的友情和怀念之情。 “封”:同“封”,封闭,阻止。“末”:指末流,这里比喻小人。“胜”:超过。“小宋”:指北宋的欧阳修、苏东坡等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临风”:面对风雨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一句:“山光塔影尚嶙峋,遗筑丘南野水滨。” - 关键词:山光、塔影、嶙峋、遗筑、丘南、野水 - 注释:描述了一座位于山丘南侧的废弃建筑在夕阳下的景象。 - 译文:在群山和古塔的映衬下,这座废弃的建筑物显得更加苍劲有力,仿佛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第二句:“草没垣衣何限感,乞花场上吊诗人。” - 关键词:草没、垣衣、感、吊诗人 - 注释
【注释】 1. 清泠池:指西湖。 2. 销魂地:指西湖的断桥残雪。 3. 追记前游兴倍加:回想从前游览西湖时的兴致倍增。 4. 晓陌笼鞭过竹坞:清晨赶路时,用马鞭子驱马穿过竹林。 5. 水天沉醉宿荷花:晚上在荷花丛中醉酒而睡。 6. 白沙翠沼村村柳:白沙塘周围的村庄处处都是柳树。 7. 菱荡蔬塍处处蛙:到处都是菱叶田埂上青蛙鸣叫。 8. 正是谢公行乐处:正是谢灵运当年游赏的地方。 9.
王孝子诗 当归乃隐语,不闻附子脍。 迤逦入东南,山泽形神枯。 黄沙蚀颜面,疮痍生肌肤。 果然带山下,梦觉逢精庐。 佛香飘院落,有客苍髯须。 询知旧乡里,惊喜立坐隅。 寻声犹识得,精神相感孚。 父子抱持哭,泪落千僧徒。 殷勤劝还乡,缁林戒行李。 入门见老妻,毁颜已暮齿。 新妇洁盘餐,为翁具甘旨。 至行格天地,和气浃乡里。 高曾遗矩矱,子孙遍朱紫。 至今道旁人,齐歌王孝子。 注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