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沅
【译文】 山雨初霁,由桃花涧历天开岩见到大禹的碑文,看到最高峰,感慨自己有出世的思想。 掬取水清洗山泥,藤床睡刚刚觉。空山一夜雨,飞爆千峰落。 起来天宇清明,晓云露斑驳。涧水东西流,喷珠满大壑。 宛转如游龙,天矫不受缚。首尾一鼓荡,鳞爪恣拿攫。 森森叠浪岩,皱{夋包}瘦如削。起伏生波澜,圆穹大包络。 破碎琼瑶瑛,跳掷狙猱玃。趺坐作水观,清响听竽籥。 喧极静意俱,冥心契寥廓。曳杖行前冈,适与山僧约
诗句: 1. 寒泉九曲梦未到,瑞草一束丛生岩。 译文:九曲寒泉水中梦尚未到达,但一丛瑞草已在岩石中生长。 注释:这里描绘了一幅山泉清冷、幽静的画面,而瑞草则是大自然的神奇之物,象征着生命的顽强和希望。 2. 气苍味厚色转朴,雪烦驱滞心为忺。 译文:茶气苍凉,味道浓厚,色泽转为质朴,能驱除心中的烦恼,让人心情愉悦。 注释:这句话通过描述茶的香气、味道和色泽,以及它对人心情的影响
纱巾欹落夜堂边,自在能参法喜禅。 熟睡乍回翻有味,生衣初试亦堪怜。 惊栖三面巢枝鹊,长啸一声高柳蝉。 竹坞斗茶人散尽,博山香炉半垆烟。 注释: 1. 纱巾:一种用纱制成的头巾。欹(yī)落:歪斜,倾倒。 2. 法喜禅:禅宗用语,指领悟佛理的喜悦。 3. 熟睡乍回翻有味:形容人熟睡时翻身的动作很有韵味。 4. 生衣初试亦堪怜:形容新衣服第一次穿的样子很可爱,也让人怜爱。 5. 惊栖三面巢枝鹊
【注释】 1.鲍山:诗人自注:“在城北。唐人有诗云:‘山色入秋来,溪流应夜落。’盖指此也。” 2.山色如眉绿:形容山色翠绿如黛眉。 3.螺黛挽烟青簇簇:螺黛,即螺形的黛粉;挽烟,形容山色浓翠欲滴。 4.洞中闻有丫髻童:丫髻童,指仙女。 5.铜盂挹银瀑:形容瀑布水流如铜盂般大。 6.金仙真诰落荒厓:金仙,指仙人。真诰,是道教经籍名。落荒台,相传为黄帝炼丹处,后被遗弃。 7.猛虎道旁时慑伏
这首诗名为《芙蓉城》,作者苏轼。下面是逐句的注释和赏析: 芙蓉花开香青冥,城中环佩声东丁。 芙蓉城盛开的花朵散发出迷人的香气,城中的环佩声在东面回荡传响。 美人影入琉璃屏,衣衫缥缈光娉婷。 美丽的女子身影映入琉璃般的屏风,她的衣裙随风飘扬,宛如仙女般婀娜多姿。 红绡万缕花烟青,花枝历碌铺繁星。 红色的丝绸如同万缕的花烟飘浮在空中,花枝交错如繁星点缀。 浪言服食能炼形,云露千层谁所经。
注释: 果下早来猛,引我观山趣独领。 东坡自是飞仙人,云已过招提境。 支筇殿角神倍王,握手山房冠不整。 高低禾陇闻稻香,曲折水田送秋影。 老柳衰荷水面亭,大瓢小杓松间瘿。 披榛辟莽寻万泉,山路崎岖乐清迥。 既无尘土三丈扑,况有水云一千顷。 高人讵肯受羁絷,野鹤尤能伸脰颈。 就中何可少禅悦,此地端须摇舴艋。 藕香一瓣心骨清,味似醍醐风趣永。 已见泉流白石根,还看月出孤松顶。 升高望远腰脚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山雨乍霁由桃花涧历天开岩睹禹碑望最高峰慨然有出世之想 - “山雨乍霁”指的是山中的雨刚刚停止,空气清新。 - “由桃花涧”指从桃花盛开的水涧经过。 - “历天开岩”意味着穿越高山的岩石。 - “睹禹碑”指的是看到传说中的大禹治水的石碑。 - “望最高峰”表达了站在最高点眺望远方的愿望。 -
【注释】 次韵和王令诒给谏移居其一 ①次韵:诗篇的次序,此处指应王令贻给宰相的信中所言而作。 ②王给谏:王令贻,曾任监察御史,因事谪为道州(今湖南道县)司户参军。王给谏即指他。 ③安石:王安石,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 ④阿段:指王给谏家中的婢女。 ⑤张老:张方平,北宋名臣,官至宰相。 ⑥孟家:孟尝君,战国时齐国人。 ⑦浮查:浮沉不定,这里指生活不安定。 ⑧安稳未:没有稳定下来。
遥天笙鹤万峰青,石厂周遭雾雨溟。 今日吴中高士少,不愁月犯少微星。 注释:远远的天空上有笙鹤飞翔,万峰苍翠如洗,四周环绕着浓雾和雨水。如今的吴中地区缺少高洁之士,不用担心月亮会侵犯井宿星座。 赏析:这首诗以描绘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吴中地区的担忧之情以及对人才的渴望。通过对万峰翠绿、雾雨溟蒙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和热爱之情。同时
【解析】 本诗是诗人重游旧居,感慨万千的即景之作。全诗四句皆用景物作比喻。首联“婆娑偃盖一抔前”写矮松下的古松;颔联“谡谡涛声凉欲雨”写矮松下的瀑布;颈联“金仙换劫长如此”写矮松下的石刻,暗指作者自己的命运;尾联“贞白先生竟归去,得间长挂杖头钱”写诗人对老友的思念。 【答案】 译文:矮松之下,古藤婆娑,掩映着一座坟墓。我在这里经历了五百年的沧桑变迁,看那石刻上的“贞白先生”,竟然已经归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