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泉九曲梦未到,瑞草一束丛生岩。
气苍味厚色转朴,雪烦驱滞心为忺。
庙山萝芥苦柔媚,配此风格方相兼。
闽僧前时裹寄我,日夕蒸焙夸茅檐。
行缠南溯不忍弃,驱屐白硾标红签。
朅来试茶山水窟,獠奴蒻叶劳包缄。
松响飕飗风鼓浪,泉音琤琮水拂帘。
云垂绿脚渗遥碧,香浮翠乳凝空岚。
泉清石白正映发,夫岂尤物横碱砭。
从来万事尚标格,咀啜至味无人探。
斯水煮茶合第一,虚评浪语空议谗。
是时山空岩骨露,一尘不动含晶盐。
余甘漱齿喉吻润,恍在武曲搊吟髯。
胸中腥腐涤欲尽,茗柯妙理搜丛谈。
诗句:
- 寒泉九曲梦未到,瑞草一束丛生岩。
译文:九曲寒泉水中梦尚未到达,但一丛瑞草已在岩石中生长。
注释:这里描绘了一幅山泉清冷、幽静的画面,而瑞草则是大自然的神奇之物,象征着生命的顽强和希望。
- 气苍味厚色转朴,雪烦驱滞心为忺。
译文:茶气苍凉,味道浓厚,色泽转为质朴,能驱除心中的烦恼,让人心情愉悦。
注释:这句话通过描述茶的香气、味道和色泽,以及它对人心情的影响,表达了茶对人体健康的积极影响。
- 庙山萝芥苦柔媚,配此风格方相兼。
译文:庙山上的萝荠虽苦却柔美娇媚,与这种茶的风格相得益彰。
注释:这句话通过对比萝荠和茶的品质,赞美了茶的自然之美和健康之益。
- 闽僧前时裹寄我,日夕蒸焙夸茅檐。
译文:闽地僧人之前将我包裹寄来,日夜烘焙让我品尝其美味。
注释:这句话描述了闽地僧人将茶寄送给诗人的情景,体现了茶叶的珍贵和人们对茶的喜爱之情。
- 行缠南溯不忍弃,驱屐白硾标红签。
译文:带着盘缠南归不忍心放弃,用木屐踏遍青石标注红签。
注释:这句话描绘了诗人南归途中的情景,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茶的珍视之情。
- 朅来试茶山水窟,獠奴蒻叶劳包缄。
译文:最近来到山水之间试饮茶,獠奴用蒻叶包裹着茶让我品尝。
注释:这句话描述了诗人在山水之间试饮茶的场景,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亲近和对茶的热爱之情。
- 松响飕飗风鼓浪,泉音琤琮水拂帘。
译文:松林中传来风声和水流声相互呼应,泉水的声音如同波浪拍打着窗帘。
注释:这句话通过描绘松林中的风声、水流声和泉水的声音,构建了一个宁静而和谐的自然景象。
- 云垂绿脚渗遥碧,香浮翠乳凝空岚。
译文:云雾缭绕,绿草如茵渗透着遥远的碧绿色调,茶香飘溢如同翠绿色的乳汁凝聚在天空之中。
注释:这句话通过描绘云雾、草地和茶香的景象,展现了茶的清香和美丽。
- 泉清石白正映发,夫岂尤物横碱砭。
译文:泉水清澈,石头洁白,正好映衬出茶的味道,这难道是庸俗之物横加批评吗?
注释:这句话通过对泉水、石头和茶味的描写,表达了对茶的赞美和对庸俗之人的批判。
- 从来万事尚标格,咀啜至味无人探。
译文:自古以来,万事都有它的风格和格调,但是没有人能够品尝到茶的至味。
注释:这句话表达了对茶的至高无上的评价,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茶的独特品味的追求。
- 斯水煮茶合第一,虚评浪语空议谗。
译文:这水煮茶的方式堪称第一流,那些虚假的评价和空洞的议论都是无用的谣言。
注释:这句话强调了真正的评价应该以实际的效果为基础,而不是空洞无物的言论。
- 是时山空岩骨露,一尘不动含晶盐。
译文:这个时候山峦空旷,岩石裸露,一切都显得那么平静和纯净,仿佛含有晶莹剔透的盐分。
注释:这句话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 余甘漱齿喉吻润,恍在武曲搊吟髯。
译文:余下的甘甜润泽了我的牙齿和喉咙,仿佛置身于武曲山中,吟咏胡须飘飘。
注释:这句话通过描绘口腔中的甘甜和喉咙的舒适感,表达了茶对人体健康的好处。同时,也通过武曲山的形象,赋予了茶一种神秘和高雅的氛围。
- 胸中腥腐涤欲尽,茗柯妙理搜丛谈。
译文:心中积聚的腥味和腐气全部被茶所清除,从茶的细微之处探寻到精妙的道理。
注释:这句话强调了茶的净化作用,不仅能够清洁口腔和喉咙的异味,还能够净化心灵和思维。同时,也表达了对茶的深深喜爱和敬仰之情。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南归途中试饮山水间茶的情景,展现了茶叶的品质、制作过程以及对人的身心健康的益处。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形象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庙山萝芥”象征茶叶的自然之美,“泉音琤琮”象征茶的清新爽口等。同时,诗人也通过描绘自然环境中的景物,如松林、云雾等,构建了一个宁静而和谐的自然氛围。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茶的赞美,也有对自然美的欣赏,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独特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