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顶望茅茨,天风隔蓬弱。梵呗音琅琅,木鱼间金铎。
振衣拟往从,十步三四却。开山思法度,团瓢此栖托。
我生实钝根,踪迹判尘浊。僧寮一月住,饮啄类孤鹤。
何当将家来,凿坏饱葵藿。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 山雨乍霁由桃花涧历天开岩睹禹碑望最高峰慨然有出世之想
- “山雨乍霁”指的是山中的雨刚刚停止,空气清新。
- “由桃花涧”指从桃花盛开的水涧经过。
- “历天开岩”意味着穿越高山的岩石。
- “睹禹碑”指的是看到传说中的大禹治水的石碑。
- “望最高峰”表达了站在最高点眺望远方的愿望。
- “慨然有出世之想”表达了作者对超脱尘世、追求更高境界的想法。
- 绝顶望茅茨,天风隔蓬弱。梵呗音琅琅,木鱼间金铎。
- “绝顶望茅茨”指的是站在山峰之巅,远眺简陋的茅草屋。
- “天风隔蓬弱”形容山顶上风力强劲,连脆弱的芦苇都被吹弯了。
- “梵呗音琅琅”指的是佛教寺庙中僧人诵经的声音响亮悦耳。
- “木鱼间金铎”描述了寺庙中木鱼与金属法器之间的和谐。
- 振衣拟往从,十步三四却。开山思法度,团瓢此栖托。
- “振衣拟往从”表示准备振衣而起,前往某个地方。
- “十步三四却”意味着走了几步之后又停下来,可能因为某种原因犹豫不决。
- “开山思法度”表达了想要开辟山林,寻求一种修行或隐居的方式。
- “团瓢此栖托”指的是在山谷中找一个可以居住的地方作为隐居之所。
- 我生实钝根,踪迹判尘浊。僧寮一月住,饮啄类孤鹤。
- “我生实钝根”表示自己的生命像钝根一样迟钝,无法理解世间的纷扰。
- “踪迹判尘浊”意味着生活的痕迹被世俗污染,无法保持纯净。
- “僧寮一月住”指的是在一个和尚的住所里住了一个月。
- “饮啄类孤鹤”描述了自己的生活状态像一只孤独的鹤,独自觅食。
- 何当将家来,凿坏饱葵藿。
- “何当将家来”表达了将来有一天会离开现在的环境,带着家人来到这里。
- “凿坏饱葵藿”指的是准备破坏旧的生活方式,寻找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在游历名山大川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人生态度的思考。诗中通过描绘山水景色、讲述佛教故事,以及表现个人的生活态度,展现了李白的豁达胸怀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深远,体现了李白诗歌的独特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