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水汤汤,想驴背、吟髯如戟。
还记否、八叉狂咏,乌丝盈笈。
满地军书迟羽箭,一天霜信催刀尺。
更燕南赵北老悲歌、身仍客。
谁并马,三河杰。
重吊古,梁园笔。
怅招携道远,鞭丝斜直。
试上铜台高处望,乡心好共晨风发。
正两溪、秋水浸蒹葭,初肥鳜。

满江红 秋杪忆其年客中州

漳水汤汤,想驴背、吟髯如戟。还记否、八叉狂咏,乌丝盈笈。

满地军书迟羽箭,一天霜信催刀尺。更燕南赵北老悲歌、身仍客。

谁并马,三河杰。

重吊古,梁园笔。

怅招携道远,鞭丝斜直。

试上铜台高处望,乡心好共晨风发。正两溪、秋水浸蒹葭,初肥鳜。

注释:漳水:即漳河,流经河南省西部,入河北省南部平原。

汤汤:水流浩大的样子。

驴背:指骑驴。

八叉狂咏:形容才思飞扬。

乌丝盈笈:形容读书多。

军书:军事文书。

羽箭:箭杆细而长,像羽毛一样,所以称羽箭。

梁园:即梁园赋。

招携:邀请友人。招携道远:指道路遥远难邀友朋。

铜台:指铜雀台。

两溪:指邺中二溪(见《邺中记》)。蒹葭:一种水生植物。

赏析:词的上片追忆作者在汴京时与朋友相聚的情景。起首两句写自己当年骑马游历于河北一带,纵情山水,吟诗作赋。“还记否”以下六句追忆在汴京时与友人相聚的情景。“还记否”一句承上启下,表明作者追忆的是汴京时期的事,故下文便具体描写汴京时期的景况和与友人相聚的情景。

过片三句承上文“还记否”而来,点明当时正值深秋时节,秋风瑟瑟,寒信频传,人们急于征召士兵,加紧准备战争,形势非常紧张。这一句为下面写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埋下了伏笔。

下片前几句写诗人思念友人之情,后几句则写诗人思念友人之苦。“燕南赵北”三句是说自己思念友人之深,如同在遥远的燕地、赵地一般。“身仍客”四字,既点出诗人仍在异地漂泊,又暗示自己因思念友人而无法归去的心情,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一片深情。

“谁并马”,意思是说谁能与我并肩同行?“三河杰”三句是说那些才华出众的人,都曾与自己一起并肩而行;而如今,只有梁鸿、范增等人还健在。这些人物都是诗人所仰慕的,因此他们还活着,使诗人倍感欣慰;而那些已经去世的杰出人物,如伊尹、吕尚、张良等,却使诗人感到痛惜。这四句既是对过去的回忆,又是对现实的感受。

“重吊古”三句是说现在自己虽然能够登高望远,但却只能看到故乡的山色水光,而无法与亲人团聚。这一句既是对现实的感叹,也是对过去的追忆。

“正两溪”三句是说自己思念友人之情,如同两溪水中倒映着蒹葭般清晰可鉴,又如同初生的肥鳜鱼在水中游动。这两句既写出了诗人思念友人之情的强烈,又描绘出了诗人思念友人之景的美好。

结末三句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乡心好共晨风发”的意思是说,我思念家乡之心如同早晨的风一样强烈,希望能够早日回到故乡。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也表现了他对时光飞逝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